听钢琴家开讲儿童音乐启蒙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听钢琴家开讲儿童音乐启蒙的相关文章:1月12日晚上,常爸特意邀请了获奖无数、世界著名的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许晨馨老师在18个微信群里直播“获奖无数的钢琴家开讲儿童音乐讲座”的微讲座。参加该讲座的粉丝“@...
1月12日晚上,常爸特意邀请了获奖无数、世界著名的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许晨馨老师在18个微信群里直播“获奖无数的钢琴家开讲儿童音乐讲座”的微讲座。参加该讲座的粉丝“@洋洋”妈妈志愿整理了当晚的语音内容,与大家分享,在此十分谢谢她。干货比较多,大家耐心看。
大家晚上好,我叫许晨馨。今天非常高兴能跟大家聊一聊有关音乐教育尤其是音乐幼儿教育。
首先,很多家长问过我,学习音乐几岁开始比较合适?我们如何启蒙,如何开发孩子这方面的才能?都有什么方式方法呢?首先,就所谓的黄金期,我认为是在3-6岁。方法有很多很多种,可以有太多的变化,最简单的我觉得可以父母跟孩子在一起以听、唱、跳等等很多这样的形式在家里做一下音乐活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不局限于任何音乐类别,比如说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等等任何音乐形式都可以在家里用的。
早学晚学有什么差别呢?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先天身体发育,特别是听觉上的敏锐度,比如说孩子对天生对音高的辩别,对节奏,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心跳、脉搏的这种所谓的节奏韵律。3到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听音乐、可以通过唱歌得以帮助他们对词汇量的增加有起到非常大的好处,我们都知道幼儿在这个时期是个学习语言非常宝贵的时期。他们在这个时期,通过与他们对话,他们从中学到了对语言上的词汇量的增加。在音乐方面,音乐语言通过大量的歌唱,在歌词当中,在边唱当中学习到这些我们所谓的词汇量,通过歌唱有助于孩子们在语言上的发音。我知道很多孩子可能会对有些词的发音不是很准确,但是他们在唱歌的时候往往会可以很精准的唱出这些歌词来。
另外,很多家长表示过,我的孩子很喜欢听音乐,听到音乐就跳,这个我觉得也是非常应该支持的、非常应该鼓励的。因为听着音乐这种身体自然的摇动、自然的摆动,也是对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增强体格的发展,而且也是激发他内在对音乐的感受。
我觉得在技能上而言,早学与晚学可能差别不是很大,而且很多家长反馈说,我的孩子大一点学反而上手更快,我觉得这个所谓的“上手”,其实是指的一个技术层面上的上手,也就是说,可以很轻松的在键盘当中或者在学习小提琴当中上面能掌握琴技吧。需要强调的是,在6岁之前学习,就是通过学习器乐,通过弹比如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我们的手指得到细微能力的锻炼,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学会写字的时候,需要学会握笔的时候,它是以一个三脚架似的握笔形式来作为正确的握笔方式,那么弹钢琴也是这样的一种原理,我们不仅仅保留在三个指头,我们是需要五个指头的独立性的锻炼和提高。
◆ ◆ ◆ ◆ ◆
关于什么乐器适合初学者,如何判断孩子适合用什么乐器来开始呢?我觉得钢琴和小提琴可能是容易“上手”的乐器,很多3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尝试。首先要看孩子是否可以辨别左右手;另外就是五个手指头,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数数,数1、2、3、4、5;还有每个手指头基本的独立能力,每个手指头的独立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器乐进一步的提高。
5岁以上的孩子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以外,可以开始考虑比如说吉他、大提琴等乐器,它们的面比较大,需要更大一点的孩子来学这些乐器。另外一点,老师的试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对这个乐器的喜爱,那当然要看重他们跟老师的互动,跟老师试一次课或者试一两个月的课才能看到更全面的一种情况,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任何一种乐器是否适合他(她)。
◆ ◆ ◆ ◆ ◆
学习音乐需要什么样的生理天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音乐,人的身体发育所谓的条件不是很重要,我们每个人学习一样乐器所用的方式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好的老师需要通过对学生自身的了解,比如身体机能、孩子的发育周期来进行不断的调整。
也就是说,对初学者特别是幼儿初学者不需要过多的强调比如手型、坐姿,不过国内的老师会很早很早就讲述关于手型的问题,这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他(她)的手骨骼的发育还没有健全,过早的要求孩子的手型只会一点点磨灭孩子对音乐最初的喜爱。孩子对音乐的喜爱,是作为家长及老师的首要责任,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使音乐能够伴随我们的孩子们一生。初学者,我觉得老师或者家长没必要对弹琴技能过度的要求,需要随时提醒自己,我的孩子对音乐的喜爱是否给他(她)带来快乐,因为我们毕竟希望音乐能够伴随他们一生,作为抒发情绪的一种途径。
◆ ◆ ◆ ◆ ◆
我们究竟如何听音乐呢?以什么样的形式和类别?我们一天需要听多长时间?我觉得听是可以多种形式的,孩子在家玩的时候,他(她)在家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放着音乐。我们在家里对孩子的音乐熏陶,应该让他(她)感受到音乐是个无处不在的东西。他(她)不一定非得要坐在那里很认真地听些什么,只要是他(她)不抗拒就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建议家长有可能的话,每天或者每周有几天有一些亲子的时间,也就是说,父母和孩子共同做一些音乐活动。在家里,比如可以是以唱歌(唱他们熟悉的儿童歌,或者唱童谣)的形式。听的音乐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我最早提到的那样,不要认为小孩子就该听些什么。有些人认为,听歌曲真的很枯燥,或者听某某交响乐是件很枯燥的事情。我觉得不应该以大人的思维、以我们的喜欢决定孩子应该听与不听什么。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只要你放的音乐的类型孩子不抗拒就是好事。一些简单的、入手的选择,我建议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海顿的交响乐、舒伯特的声乐歌曲(也就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还有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等等。我觉得这都可以是非常好的入手的,作为熏陶孩子的经典作品。在孩子慢慢熟悉家里的音乐环境之后,可以一步步慢慢叠加不同的音乐类别,比如慢慢地在孩子大一点或者熟悉这样的一种氛围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一些室内音乐等等。
可以挖掘更多的音乐素材,而不仅仅是市面上所谓的《月光》、《土耳其进行曲》等一些世界名曲。因为世界名曲的文件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名曲不应该是我们认为市面上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局限于这些音乐素材。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我的两个孩子,我会放一些爵士乐给她们听,有时候还得放一些现代音乐,她们不抗拒,而且很多时候她们会从中挖掘自己喜爱的出乎意料的音乐素材,她们会跟着哼。
◆ ◆ ◆ ◆ ◆
下面聊一下唱对孩子的重要性。嗓子是我们身体最天然的乐器,唱歌几乎不需要任何技能,每个人几乎都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唱歌,孩子尤其喜爱这样的形式。经常看到有些孩子还没有能力去叙述一个故事,或者恨不得话还说不完整,但是他(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唱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儿童歌谣。唱歌也是父母建立亲子关系特别好的一个手段。父母可以每天或者一星期几次跟孩子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在唱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孩子是否唱的好听,或者纠正他(她)唱的不准或者什么样子。
◆ ◆ ◆ ◆ ◆
我们如何选择好的老师?“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关注这个老师是否合适你的孩子。这个老师不一定有最一流的教育背景,当然教育背景(特别是在国内)是个很重要的前提,但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有教学灵魂、敏感度高,能跟孩子一起玩音乐、玩乐器的老师,好的老师还需要根据对孩子一步步的了解、每堂课的了解来随时跟进和变化他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教材的运用。可能老师们会选择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较长的,比如小汤姆森、比如拜尔,传统性的教材。
我觉得教材还是排在第二位。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教材才是证明这个老师是否好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老师可以根据对孩子的了解或者不同时期的了解和变化,对同样的传统性的教材进行穿插式或者跳跃式的选择。一个好的老师留给孩子们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他留给孩子们的功课、他的教学目的都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我指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把这首曲子或者这首歌谈的通畅、不出错。
很多家长会问我,“我的孩子弹着弹着就不喜欢弹琴了,那怎么办呢?”大家要考虑几个问题。
第一点,作为家长,在这一路上是否有陪伴孩子,在学习音乐上家长们是否有跟着听课或者跟着做笔记,跟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沟通(每堂课之后的沟通),家长在家里是否有陪练。陪练不是说盯着孩子一定要弹够30分钟才能下来,这种陪练是个空洞的陪练。家长需要反思的是,作为家长,是否与孩子共同在音乐这条路上学习。
还有一点,每天练琴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孩子练琴时间是不是过于长。家长对孩子练琴都过于最求完美、不出错。关于练琴的时间分配,比如每天要求一定要练够40分钟,这40分钟如何分配的呢?40分钟对于小孩子来讲是个非常长的时间,练琴往往是个比较枯燥、有重复性的一种活动。所以要考虑把这40分钟分成20分钟早上起来或者20分钟放学后,这样一下子感觉到时间的缩短,也许效率更提高,孩子也不会反感。如果孩子坚决要放弃,那么是否考虑另外一门乐器呢。比如说,孩子有过学习钢琴的基础,现在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那么是否在此基础上暂时的学习另外一门乐器。作为家长,都希望音乐能够伴随孩子终身,能使它在宣泄情绪的时候成为一个途径。如果孩子坚决不继续学的话,我们再考虑随着孩子的岁数增长,他(她)的兴趣的变化和叠加包括身边的学习环境、学校环境、朋友等,来选择其他乐器或者形式。
这边也有一个学生,一个男孩子,非常有天赋,家长也一直跟的比较紧。后来他到初中的时候,步入青春期,他就觉得弹琴很没有意思的,天天弹一些枯燥的古典音乐,每天重复这样的事情。后来孩子坚决提出来说不想再学习了,我们都觉得可惜,后来我们的老师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孩子对爵士乐非常感兴趣,对现代流行音乐也非常感兴趣。他有一个很好的古典音乐或者弹古典钢琴的技能和基础,老师在他的选择教材和选修曲目当中,对他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所以这孩子又重新恢复了对音乐的喜爱,他也在他的社交朋友圈当中通过他的钢琴技能,和钢琴上比如对爵士乐等多种技能,在班里非常引入注目,交了很多新的朋友,这也是我们学音乐希望给孩子们的,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学音乐的孩子是特殊的、特别的,所以孩子第一天学音乐的时候,要提醒他(她)、告诉他(她),学音乐都是非常非常特殊的、特别的。
◆ ◆ ◆ ◆ ◆
我们如何训练孩子对音高、音准的能力呢?这个乐理知识是否重要及如何把乐理知识传达给孩子?
首先,我们力争在唱歌的时候唱的准,唱歌唱的准是个很好的机会,也作为时常练耳的机会,随时随地、活学活用的灌输,比如我们在车里听流行歌曲可能孩子会跟着一起唱,那么爸爸妈妈也跟着流行歌曲唱起来,唱的时候我们可以听一下自己的或者提醒孩子,唱的音是否准确,他(她)可否在唱歌时对自己的音高做一下纠正。听起来可能挺有技术的或者需要技能的,其实不用的。听流行歌曲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歌里面的歌词一共分几句话呢,在唱几句话的时候,我们再分析所谓的乐句,它是非常语言化的,和我们说话一样,分逗号和句号。我们在唱歌时或弹音乐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这就是所谓的乐句。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问问孩子,歌的点在哪儿,这个点也就是节拍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边唱边拍着节奏,也就是拍着点子,这种活动也算是节奏性的一种练习,练节奏敏感度的一个控制,对节奏的一种把握。我们还可以在唱歌或听完流行歌曲之后,问问孩子是否有能力把歌的旋律打下来,通过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的形式默奏出来,这种技能上可能一开始只能弹几个音,耳朵敏锐的孩子也许就能默弹出来,这是时常练耳、时常训练听力的很好的训练机会。可能提这种要求时,孩子可能找不到准确的音在哪儿或者只能默出几个音来,这都不重要。如果我们每天让他唱完一首歌或者听完一首歌之后,都可以一点点慢慢地摸索出来,就会慢慢发现对试唱或者在唱歌的提高上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提高他(她)对键盘的熟悉度。
◆ ◆ ◆ ◆ ◆
很多家长会问我,“我们不懂音乐,怎么在家里帮助孩子呢?”
首先,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学习,如果我们对孩子有期望值,把它学出来,能有这个技能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的话,首先家长要树立个榜样,父母共同学习是个非常好的方式。我的身边有很多家长晓得时候有这种学习的经验或经历,通过自己孩子再次讲起来曾经学习过的乐器,并可以共同面对孩子练琴的困难,或者练琴的枯燥,可以设身处地与孩子在同一条船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看到父母对音乐带来的喜悦。在与父母一起弹、一起唱、一起听的时候,音乐作为情感的抒发也给父母带来了喜悦。
很多家长跟我讲,“孩子上课我一点儿都听不懂,这些歌挺难听的,或者是我也不喜欢古典音乐。”我觉得,这些家长首先自己要试一下,试着与孩子在音乐上面共同成长。我建议,多带孩子去听、去看音乐会,去博物馆参观画廊等等。家长不懂没关系,可以与孩子共同学习。通过看画、看博物馆、听音乐会,也使他们视觉上、听觉上在艺术上产生的鸣觉,这个很重要。孩子们可以加深对抽象艺术比如音乐抽象艺术的感觉,加深他(她)对情感表现的多重表象。我建议很多孩子在学习弹琴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多地跟孩子讨论他们弹得什么,这个不仅是孩子学到一定程度上才可以做些活动,从很基础的程度上就可以去聊一聊这个音乐背后的一些信息。这个音乐源发于什么时期的,我们去看画展、去博物馆的时候,同一时期的画或者同一时期的雕塑等是否有什么的关联,或者有什么启发、熏陶,跟直接与所弹的歌或者曲子产生的一些关联。当孩子再次回到钢琴面前,再次弹出这首曲子的时候,心情和态度会有很大的不同。
◆ ◆ ◆ ◆ ◆
关于陪练跟之前我说过的家长共同学习,共同走音乐学习道路是一个同样的情况。
家长陪练不是说,你坐在那里让他(她)保证在每天完成多长时间练琴。家长跟孩子共同学习当中,家长也可以慢慢地辨别孩子弹琴中的不足与失误,可以很正确地纠正。我看到一些孩子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家长就没什么话语权了,孩子经常会说,“反正你也不懂,也听不出来,我弹得好多对的、好多错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陪练就是一种空的陪练。这个就要讲到音乐基础学习对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当然要仅限在孩子的读谱能力,也就是识谱的快与慢,这是最基本的读谱能力。自主学习还包括乐曲的乐感、韵律的敏锐度,能很快的抓住曲子的节奏。孩子自主性学习音乐真的太重要了,也会使我们家长们的陪伴事半功倍。如果孩子会很独立地完成被要求的最基本的技能,能从头到尾很独立地完成下来,在键盘上掌握,可以基本上保证一定的熟悉度。或者自己独立完成学习这些曲子或音乐素材,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这个满足感也就是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或者他们在音乐当中获得的自信心。
◆ ◆ ◆ ◆ ◆
学习音乐与学业发生冲突应该怎么办?
很多美国的中学生格外的活跃在校内、校外的音乐活动当中,首要任务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分配时间,同时让孩子学习如何兼顾多种责任的能力。我看到很多孩子,中学生、高中生他们可能在读重点中学,每天有非常繁重的功课压力需要做,做的时间非常长。他们当中有的还需要在音乐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也忙于参与乐团、忙于演出,还要忙于其他一些校外的音乐活动。他们对每一分钟都有安排,包括自己的作业时间、练琴时间。如果就只有半小时练琴时间,如何去分配,如何最大化地达到练琴目的呢?所谓高效的练琴不仅仅以时间作为准则,比如孩子只有练满45分钟才能下来,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答案,而是在练琴是达到的目的作为首要关注的目的。如果孩子在15分钟能达到半小时练琴成效的话,那么15分钟就可以的,不一定拘泥于一定的时间。时间的限制对将步入专业学习的孩子而言就不一定适用。
孩子能否学习各种乐器?
如果孩子有能力和时间,有家长的支持,学习两门到三门乐器就真的是太好了。接触除钢琴以外的小提琴、大提琴等等,包括一些打击乐等乐器的接触,对小一点的孩子,或者初学者来讲,如果接触多一些乐器可能会保持兴趣更高昂。比如说,我的孩子今天不想练琴了,那我说没关系,可以敲敲小鼓作为打节奏的音乐活动,第二天可以让她拉拉小提琴或者大提琴,体验下弦乐带给她的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钢琴、小提琴对身体协调能力、自身发育能力有不同的要求,还有手指细微控制能力都有截然不同的要求,所以孩子在他们音乐成长道路当中接触一门以上的乐器,我个人认为,是个很可取的途径。
当然,在接触两门乐器之后,慢慢会发现他(她)会对某一门乐器跟擅长,他(她)的能力更适于用其中一门乐器,那就慢慢再改进。提到乐器,我再加一句,很多家长会问,“我可不可以先买电子琴或者电子钢琴让他(她)开始,因为我不确定我的孩子是不是能坚持这个很大的承诺。”除非十分特殊的情况,否则我不太建议大家买电子琴或者电子钢琴。因为从构造和原理上,孩子从一开始接触就应该知道乐器本身是什么样的一种形式,以什么样的一种模式。触感也跟钢琴截然不同的,尽管设计的模拟钢琴非常地接近或者几乎一样,但是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去了解一下钢琴本身的原理是什么,他们也好进一步的学习如何触键、如何弹琴,怎样控制键盘才能发出某一种声音,这种关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电子琴或电子钢琴是比拟不了的。
◆ ◆ ◆ ◆ ◆
最后,我大概分享下我的个人经历。我自己本人不到3岁开始学琴,启蒙老师是一位师范学院的老教授,我非常有幸能使他破格收我。小学五年级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初二时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之后在茱莉亚音乐学院12年,最后获得最高演奏家的学历。在校期间,有幸19岁的时候被邀请在卡内基举办个人首演,20岁获得中国邀请比赛,之后也获得其他一些奖项,这对我舞台经验也是一个很幸运的开端。在求学期间,特别是后来,毕业前一两年,我对创业特别感兴趣。在毕业典礼后,96年底,我很快的就启动了自己的学校——纽约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的师资几乎全部出自于茱莉亚音乐学院。在这,再次感谢大家听我聊幼儿音乐教育。再次感谢大家!
◆ ◆ ◆ ◆ ◆
讲座提问环节
1、问:宝贝三岁,唱歌基本不在调上,是否是没有音乐细胞的表现,是否适合学习乐器,因为自己从小到大基本是乐盲的状态,对音乐的敏感性极低,所以很担心会遗传给宝贝。
答:首先,我个人不是很想相信所谓的音乐细胞,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是孩子的天性。作为三岁的孩子,我们没法要求保持在所谓的一个调上,但是他的一个表现就是他很想要唱,在唱就是很好的表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学习乐器、学习音乐,只要你会说话,你就会唱歌。你会唱歌的话,就可以学习任何一门乐器。
2、问:如果妈妈弹琴的时候宝宝表现出不感兴趣,甚至躲避。该怎么让宝宝喜欢上弹琴呢?
答:我建议你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弹给孩子听。当孩子慢慢发现爸爸妈妈弹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能听到的这种习惯就他而言,就是一种音乐很好的熏陶机会,也是展示爸爸妈妈对音乐的喜爱。爸爸妈妈也是作为榜样,以音乐抒发情感,是高兴啊、是不开心啊,都是抒发情感的表现。
就这个爸爸妈妈,我建议你继续弹,并开心地弹给他听,孩子慢慢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并互动起来。
3、问:启蒙的幼儿手型如何把握?手型不好真的完全不去纠正吗?
答:启蒙要看多大的孩子。如果三四岁的孩子,初学者的手型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天生的生理机能还没能力是手指保持在握苹果大的形状。对他(她)而言,弹钢琴是很大的局限。但如果六七岁的初学者,学完基础后就很快加入对手型的要求。所以对这个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对手形的要求,首先保持孩子对弹钢琴的热情基础上再增添,再叠加所谓的技能。如果是孩子抗拒做音乐活动、抗拒弹钢琴,那就反思一下,增添音乐技能到底是图什么呢。
4、问:请问老师,我家孩子四岁,现在学习到小汤二,每天都会保证练琴,但假期也想带孩子出去玩玩,这假期最好控制在几天?也就是说,完全不摸琴,控制在几天,比较合适?
答:首先,你是非常有心的。对四岁孩子来讲,出去度假几天不练琴没有什么大碍,旅游回来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退步。但是我可以建议在度假时多让他听一听,比如在车里、任何机会都可以让孩子听一些不同的音乐文件,这对孩子也是很好的机会。而且是在度假很愉悦的心情下,让他可以去做。很多音乐学习实在脱离乐器基础上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度假时没有琴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找些音乐素材,可以跟孩子聊聊学琴感触、学琴内容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度假时可以带些简单的音乐理论的小的音乐课本,可以作练习。或者把琴谱带上,家长可以跟孩子看琴谱,脱离乐器情况下看谱子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跟孩子讨论这个曲子的特征是什么,跟其他曲子有什么不同,谱子当中有什么是他之前没有接触到的,可能孩子回去再练这首曲子时更有新鲜感。
5、问:有回国开音乐学校的打算吗?
答:我们是在国内有计划开设音乐幼儿园的计划,这是在纽约现在最新启动的计划,会尽快把它带回过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艺术培养,儿童钢琴,儿童钢琴培训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92173e1eabb65bf909bb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