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选择性缄默症”会自然消失吗?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9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孩子“选择性缄默症”会自然消失吗?的相关文章:妈妈带3岁的小桃到医院看病,可麻烦的是,小桃一走进儿科诊断室,便一言不发,无论妈妈和医生怎么努力,小桃总是侧着身,别过脸,把嘴抿得紧紧的。医生问妈妈,小桃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了,妈妈说小桃来医院的路上还...

  妈妈带3岁的小桃到医院看病,可麻烦的是,小桃一走进儿科诊断室,便一言不发,无论妈妈和医生怎么努力,小桃总是侧着身,别过脸,把嘴抿得紧紧的。医生问妈妈,小桃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了,妈妈说小桃来医院的路上还有说有笑的,但只要有陌生人在场,她就不说话了。

孩子只对熟人说话

  从事临床心理学多年的刘珍妮向记者说道,不少家长把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都归为“性格害羞、内向”,甚至以为是孩子口腔发育有问题,带孩子去儿科看病。其实,这些孩子的语言器官没有器质上的改变,他们只是得了选择性缄默症,属心理上的言语障碍。

  得了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在公众场合拒绝讲话,不与人交流,但会通过其他肢体语言和别人进行交流,但越是鼓励其讲话,越是缄默不语。另一些孩子则表现为:在幼儿园里问一句说一句,回家后则一言不发。由于其言语的表达在场景上和对象上有鲜明的选择性,故称选择性缄默症。

 多发于3~7岁女孩

  在临床诊断中,刘珍妮发现,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多半是3~7岁的女孩。究其原因,与其敏感、胆怯、孤僻的性格,平时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环境变动、遗传因素等有关。3岁的小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刚上幼儿园不久,环境起了变化,而且女孩天生比较敏感,当不熟悉的第三者在场时,很容易紧张,怕说错什么而给别人取笑,长此以往,便宁愿缄默不语。

鼓励多参加集体活动

  刘珍妮提醒说,大多数孩子的缄默症还不太明显,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正是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害羞,并没有多加重视,从而进一步扩大高焦虑素质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高焦虑素质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刘珍妮向记者说道,“就拿小桃做例子,若她妈妈不重视这个问题,小桃的高焦虑素质将日渐巩固,那么她对外界的不安全感将逐渐增强,她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认为社会总处于高危状态,那么恐怖症和焦虑症也就可能慢慢形成。”

  因此,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出现选择性缄默症的倾向,要注意,首先不要强迫孩子说话,淡化孩子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说话这个问题,也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指责孩子;其次改善生活环境,给患儿一种耳濡目染的家庭温馨感;另外,应鼓励这类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孩子,选择性,缄默,自然,消失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1e223c09f7570d0d03887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