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焦虑的孩子如何引导)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96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焦虑的孩子如何引导)的相关文章: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焦虑的孩子如何引导)缇娜是个6岁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在医院上班,每当妈妈需要上夜班,缇娜在家就坐立难安。她担心妈妈会出事,害怕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尽管所有人都告诉她要放心,但她仍...

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焦虑的孩子如何引导)

缇娜是个6岁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在医院上班,每当妈妈需要上夜班,缇娜在家就坐立难安。她担心妈妈会出事,害怕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尽管所有人都告诉她要放心,但她仍然是极度焦虑,整天担心个不停。

孩子焦虑抑郁怎么办?当父母的最害怕是孩子焦虑抑郁症,担心孩子因为抑郁导致人身安全出现问题,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让孩子开心,这就会造成溺爱与放纵;宝贝成长计划小编老师讲解如何帮孩子改善抑郁6个步骤,联系我们获取指导方案。

焦虑的孩子担心的特别多,对任何事情都不放心,无时无刻都在为很少可能发生的事情忙活,他们非常谨慎,不停的确认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的问题。父母有时觉得孩子小题大做或者无中生有,但这个过程中,孩子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

从人口统计学来讲,焦虑的儿童占比5.7%到17%,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焦虑行为的外部表现还有哭闹、躲避、过度的痛苦、经常担心还未发生的事、睡眠紊乱、完美主义等,如果孩子出现这些危险的信号,父母就要重视了,因为孩子正面临着焦虑。

焦虑的形成原因

每个父母都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焦虑,但没有单独的原因可以解释一切。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心理学解释焦虑的起因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的。

(1)遗传因素

焦虑和基因的确有关系,人类的进化机制选择了焦虑基因,因为焦虑有助于物种的生存,毕竟整天担忧有助于规避危险,多次失误的情报也好过于一次致命的失察,焦虑才能生存。

遗传学也发现了焦虑遗传的证据,家长是否焦虑对孩子是否焦虑也有很大的影响,焦虑家庭中患焦虑症的孩子是非焦虑家庭的7倍。但是也有很多焦虑家庭的孩子并没有患焦虑症,所以遗传只是决定了孩子对焦虑的易感性,还有别的因素也影响着结果。

(2)杏仁核的工作机制

杏仁核是附着在海马末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因形状像杏仁得名,它的功能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边缘系统就是一个的“焦虑工厂”,杏仁核就在其中发挥作用,它就像一个救生员,把我们从危险的马路上拉回到安全区域。

杏仁核的工作并非每次都很精准,有可能会对危险状况识别错误,比如会把棍子看成蛇这样的失误。因此,它也可能是焦虑的导火索,在本来无需恐惧的情况下焦虑无比。

(3)孩子本身的气质

诗人艾默生说过:“就好像串起珍珠的铁线,气质也将生活中的闪光片段、美好回忆串联起来。”

很多孩子从出生就表现出对变化和危险的敏感,他们的作风极其谨慎。哈佛大学的杰罗姆。凯根博士确定了这种特质,称之为行为抑制,在21个月的孩子身上就可以观察到这种特质,环境中微小的变化就能引发他们的痛苦,一个杯子或瓶子都可能是他们痛苦的原因。有行为抑制的孩子患焦虑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要大。

(4)应激事件的影响

现在社会,多达15%到20%的青少年遭遇过创伤事件,比如说亲人去世、父母离异、生病住院、遭受暴力伤害、失去最好的朋友等。大多数孩子都能从创伤经历中恢复,但是有过床上经历的孩子患上焦虑障碍的概率是其他孩子的2倍。

(5)家庭教养方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两位心理学家,曾在2002年发表过一篇关于家庭教养因素和儿童焦虑的关系的论文,显示儿童焦虑和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

父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周围,不停地确认孩子的状况,试图让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因素。焦虑的孩子,他们本来就认为周围环境让人害怕,父母的提醒加强了他们这样的想法。

允许或者鼓励孩子的回避行为,建议孩子回避做困难的事。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批评孩子的行为、忽视孩子的感受,家庭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等,这些家庭教养行为,也都会增加焦虑孩子对某些情况的反应倾向。

能减轻孩子焦虑的家庭教养方式

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如果父母想改善孩子的焦虑状况,能人为控制的因素是什么?基因、大脑、孩子的气质和发生过的事都不能改变,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教养方式。要求孩子不焦虑,改变不了孩子的状况,能帮到孩子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就能影响孩子焦虑状态的变化。

行为奖励:孩子愿意接受挑战,即使部分成功,也要给予肯定。比如说孩子玩完玩具,把玩具收起来了,虽然收纳的不太整齐,家长也要给予肯定:“孩子,你把玩具收起来了,真棒,你这个行为就叫自律。”这样孩子会乐于再做这样对的事情。

避免对孩子的焦虑行为过度反应:不管是关心还是生气,都不要对孩子的焦虑行为做出过度反应。越过度关注,就越强化这件事。如果孩子看到陌生人很焦虑,父母觉得丢脸强迫孩子打招呼,会让孩子下次更不愿意打招呼,平静处理不要反应过度。

家长控制好自己的焦虑:家长要控制自己的痛苦表现,不要把自身的焦虑添加到孩子身上。孩子虽然小,但他的感受能力特别强,他完全感受到父母的焦虑状态。父母要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变得平静,比如瑜伽、禅修等,让自己的情绪管理上一个台阶,更加淡定。

提高家庭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要通过沟通、民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大喊大叫或者谁更强硬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些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焦虑行为,以上都是经过研究得出的结果,父母可以仔细比较,看看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是需要进步的。

教给孩子应对焦虑的方法

焦虑思维和理性思维不一样,当孩子带着焦虑站在你面前,与其生硬的说教,告诉孩子他的恐惧没有一句,不如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这个结论,让孩子自己体验,如果不让焦虑对自己发号施令,情况是什么样。家长通过计划帮助一步步帮助孩子克服焦虑,让孩子牢固掌握克服焦虑想法的方法。

第一步:传达理解,为沟通做准备

接近焦虑孩子并不容易,因为他对别人想帮忙的行为并不买账,走进焦虑孩子的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他们的感受。所以,不要试图让孩子停止焦虑,或者反复告诉他们为这样的事情焦虑没有必要。

家长第一步要做的,是为接下来的沟通做准备,让孩子知道他面临着什么问题。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告诉孩子你和他站在一边,拥抱或者眼神都能传达对他们的理解。替孩子说出他面对的问题或者感觉:“我知道你很讨厌焦虑的感觉”、“你很努力了,结果对你不公平”、“每件事看起来都很困难”……

孩子只是想感觉轻松一些,帮他找出最讨厌焦虑的那部分,分析这部分对他喜欢做的事情的影响,就能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收获上。

第二步:重新标识焦虑,把问题具体化

如果焦虑的想法冒出来时,自动就被贴上了“不切实际”的标签,生活就会轻松得多。如果家长对焦虑想法重新评估时,孩子也会跟着做,重新标识焦虑并不能让问题消失,但它可以在孩子的焦虑想法和真实想法间划上界限。

小孩子的重新标识:如果孩子对狗很焦虑,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焦虑是一只嗡嗡叫的小虫,在吓唬一只玩具熊,小熊什么都害怕,因为焦虑虫告诉他小狗的叫声很可怕。然后告诉孩子:“焦虑虫邪恶又夸张,我不相信它说的。”然后让孩子想想怎么证明它说的不对,公园里那只玩飞盘的小狗,就是很善良的小狗。再对焦虑虫进行反驳“狗是小孩儿的好朋友,它们高兴受惊的时候都会叫,并不意味着要伤害我”,让孩子选择角色进行重复扮演。

稍大一些孩子的重新标识:焦虑会激活身体的警报系统,真实的情况可能一点都不危险,或者没有警报中那么危险。怎么看待这种把戏?首先,可以给焦虑起个名字,画出它的样子,做一个卡通人物代表它。赋予焦虑声音,可以模仿焦虑的声音并和它对话。然后,开始反击焦虑,反驳的越多纠正的越多,大脑学到的就越多。

第三步:启用第二反应,让孩子体验真实想法的力量

重新认知:改变孩子的思维,要从“我想改变”开始,听到孩子说“假如……”的问题,仔细听他们说,看他们是否说的言之有理,然后让孩子做老师,对焦虑的想法做出判断“假如你碰到了医生的东西,你会生病吗?”

找到孩子焦虑的问题很重要,重新认知意味着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真实的回路,也意味着孩子撤回焦虑,不再忍受焦虑的打扰。所以,孩子需要找到自己“发号施令”的声音,这个声音用来告诉焦虑,他们不会轻易被摆布。

让孩子对大脑传来的第一反应提出质疑,用更现实的第二反应来面对。焦虑会选择最吓人的情节,我们要帮助孩子选择最可能发生的情节。获得自信的第二反应,可以让孩子多练习将现实的第二想法写下来。

抵抗:孩子了解焦虑起作用的原理后,就开始了抵抗焦虑统治的挑战。找到焦虑的起源,然后接近它进行脱敏。制定一个恐惧情境列表,最简单的放在最底下,最难的放在最上面,让孩子从最简单的开始,在承受范围内进行暴露练习。家长可以为孩子设置难易适中的挑战情境,当孩子能轻松面对了,再进行下一个阶段。

幼儿可以使用的方法:

  • 用玩具将情境表演出来,包括焦虑的动物和勇敢的动物,最终让孩子有机会表演勇敢的那个。
  • 学会从事实出发,告诉孩子,怪物都是人为编造出来的,我们也可以编造一个自己的怪物,比如说一个只会说“哇”的火龙果妖怪。帮助孩子不畏惧它,让他练习“发号施令”:你是不真实的,我很勇敢不怕你。
  • 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准备,就让他看看别的孩子怎么处理这种情境。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使用的方法:

  • 让孩子想象两个人在看到同样的情境,比如说焦虑的马克和机智的大卫,他们都会有什么反应。
  • 制作两副眼睛,让孩子描述带上焦虑眼镜看到的情境和戴上机智眼镜看到的情境。焦虑眼镜:房子着火了怎么办?发大水把房子淹了怎么办?机智眼镜:虽然暴风雨的雷声很大,但我们是安全的,我能克服对它的恐惧。
  • 利用饼图涂色,看看焦虑成真的比例和感觉焦虑的比例之间的差别。感觉不代表会发生,感觉变了,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 让孩子将焦虑的想法写在卡片上,列一个“假如……”的问题清单,再列一个“会怎样……”的清单,拿出问题纸条,用会怎样的内容来应对。
  • 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侦探,他要用事实来打赢焦虑这场官司,他能证明焦虑想法吗?

第四步:减慢反应,降低焦虑程度

当孩子思考焦虑想法时,身体自动进入焦虑就绪状态,开始快速运行,这种状态让孩子感觉情境很紧急,没办法进行正常思考。当孩子处于焦虑状态,无法马上将呼吸调整的慢下来。可以握着孩子的手,让他把呼吸调整的和你一致,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让一切都慢下来。

提醒孩子焦虑总会离开,用把反应放慢的方法,能让焦虑更快的离开。把孩子的恐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让孩子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焦虑已经变低了。

第五步:让孩子做想做的事,支配自己的大脑

焦虑不会马上消失,需要花几分钟才能过去,在这段时间最好让大脑忙碌起来。这一步,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转移注意力,要给孩子演示怎样让大脑听从自己的安排:“不要坐以待毙,让焦虑左右自己,振作起来做你喜欢的事情。

不要选择静坐,阅读或者玩游戏时,脑子里可能仍会想焦虑的问题,体育运动是最好的选择。玩球、唱歌、跳舞……,分类游戏也不错,想出所有四只脚的动物或者列出所有喜欢看的动画片。

第六步:奖励孩子,进行正向强化

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对孩子进行表扬,用奖励来刺激孩子对抗焦虑的兴趣。用玩具、食物奖励孩子出色的行为,和孩子谈话时要注意技巧,不要说:“如果你在自己床上睡觉,能坚持5天不大喊大叫,就奖励你玩具。”要这样说:“你在自己床上要努力克服恐惧,如果感觉到害怕,就用‘发号施令’的谈话方式对抗恐惧,如果5天后你达到了目标,有什么想吃的吗?”奖励让严肃吓人的事情,变的积极主动。

  • 详细叙述你期望达到的目标行为,具体的行为改变,比如打电话给3个朋友,到商店买一件东西。
  • 奖励和解决问题有关的行为,只要有关联就可以,如果孩子完成了部分任务,把奖励进行折中。
  • 进步都是前进几步后退一步,不只看连续结果,要看累计成果,比如说累计5天在自己床上睡觉。
  • 当孩子完成任务越来越容易,要减少奖励,并在焦虑列表里再挑选一个情境,转换奖励方式。
  • 当孩子说:“不行,我害怕时”,不要等到焦虑的想法过去之后再让孩子改变行为,想法一直有,鼓励孩子先改变这些想法,再改变行为。

如果可以,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愿意代替孩子承受痛苦,让孩子直面焦虑,父母甚至会觉得有些残酷。家长都想保护孩子,但当我们为孩子撑起伞时,就离正确的轨道越来越远。孩子终归要学会独自面对困难,把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方法教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就能自如的应对各种状况,以不变应万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焦虑的孩子如何引导)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8682744abab255860fe42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