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行业良莠不齐待规范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早教行业良莠不齐待规范的相关文章:新华网西宁5月27日电出生一个月“入学”,两个月学游泳,四个月练瑜伽,六个月“创作”音乐,一岁说外语……随着独生子女特别是&...
新华网西宁5月27日电 出生一个月“入学”,两个月学游泳,四个月练瑜伽,六个月“创作”音乐,一岁说外语……随着独生子女特别是“独二代”增加,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早期教育(简称早教)成为一些城市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堂“必修课”。
行业现状
家住青海西宁的“辣妈”唐燕,去年为当时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悦悦报名参加了某早教机构的课程,每课时(40分钟)学费120元。然而上了四节课后,唐燕就心生疑惑。
“原先说是专业早教中心,可我发现这里还兼托儿所和小学生午托班。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这里的卫生条件,每次陪孩子上完课后,袜子都是黑的。”唐燕说。
无奈之下,唐燕找该早教中心负责人要求退款,却发现该中心并未开具原先承诺的培训协议与正规发票。
最后在工商部门干预下,该中心才勉强退还部分费用,前后拖了近三个月。
此后,唐燕又在朋友介绍下,到一家自称“英汉双语”的早教机构,这里硬件倒是不错,学费却高达每课时220元。
记者采访发现,该机构部分教师并非幼教专业毕业。对此,机构负责人坦言,由于通晓英汉双语的幼教老师少之又少,在师资上只能退而求其次。
翻看课程简介,其中包括“宝宝水疗”“亲子瑜伽”“奥尔夫音乐”等项目。
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在5岁之前大脑发育将完成90%以上,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科学的早教,孩子在身心健康特别是智力发育方面的缺陷将很难弥补。
营销策略
记者观察发现,送孩子到早教机构“学习”的父母多是“80后”,而且大多为“白领”一族,孩子平均“入学”年龄为三个月左右,最小的还未满月就被爸妈抱去“上课”。
当被问及为什么带孩子到早教机构,得到最多的答案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据了解,为吸引家长眼球,一些早教机构的“噱头”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打出“如果您的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早教,已经比同龄人晚了两天”的广告语。“课程”除水疗、瑜伽之外,还包括“右脑开发”“手脑并用”“逻辑思维开发”“幼儿经济学”等。
打“亲子牌”也是早教机构常用的营销策略,记者采访发现,平均一个孩子有两个家长陪伴,有的甚至“全家总动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认为,时下很多早教机构模糊了针对儿童的“早教”与针对家长的“早教指导”两个概念,一些“亲子教育”既不能让孩子玩得开心,也难以对家长的育儿行为有所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文昭认为,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早期教育,应以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孩子的自身情况为准,不应“拔苗助长”,更没有必要为家长的“面子”而占用孩子的游戏时间。
加强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早教热”与中国人特别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二代”增加相关。上述变迁,为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提供了可能。
有报道称,截至2013年底,我国早教产业年产值已达350亿元。
然而,与该行业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监管滞后。据了解,目前教育部门的管理权限一般只到幼儿园阶段,难以有效涵盖以0-3岁孩子为主的早期教育。
据记者调查,当下社会上大多数早教机构只在工商部门注册,没在教育部门备案,从而形成了早教机构“不姓教”的怪相。
2013年12月,一篇题为《“起跑线”之争催热早教市场》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报道称,目前在国内,不少早教机构的教材资料、“教学”方式存在雷同,有些虽然引进了国外的教育理念,但是否适合0-3岁的儿童,尚无定论。
专家认为,家长应理性、客观地看待早教的作用,以免被商家误导。与形形色色的早教相比,孩子更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不要让孩子童年的记忆中,经常有“爸爸妈妈去哪了”的困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早教,行业,良莠不齐,规范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7952fde1b56c01400ee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