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0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章: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容易爆发激情)、易感性(情绪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左右)和易表现性(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情绪调控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

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

  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容易爆发激情)、易感性(情绪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左右)和易表现性(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情绪调控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一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因而需要教育和培养。

  情绪调控和知识系统及认知能力一样,是一种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而这种学习又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更多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

  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情感氛围,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父母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表现得愉快、喜悦、乐观向上,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和处理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和睦是培养幼儿初步情绪调控能力的前提。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

  父母之爱应当是一种理解、尊重、理智的爱。孩子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应答,而不是”统治”,即家长以强制的手段去监控、阻碍孩子的情绪表达。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唯有首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表达其情绪的需要,才能抚慰孩子的情绪。在家庭氛围中,父母要克服自身情绪的不良表达方式,如暴躁、武断、独裁以及动辄施以威胁或惩罚,应当设法跳出亲子关系中因父母与子女的不平等性产生的权力陷阱,认清孩子情绪的真正动机,以理智的方式博取孩子的信任,成功地疏通亲子沟通的渠道。

  发展孩子的情绪智力,应当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实现情绪的宣泄。

  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

  培养孩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应该让孩子全面体验各种情绪,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既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要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有当孩子面对一些负面的消极情绪时,才有可能实践情绪调控的学习。家庭可以做下几方面工作:

设立规范: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要客观分析,满足合理要求,拒绝不合理要求。

  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会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会表现出某种过激情绪反应。应当预先与孩子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使孩子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这种能力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评判。只有孩子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价值评判时,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当然生活中也应教育孩子适度节制各种欲望,抵制各种诱惑,让孩子有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又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体验,这样慢慢就能正确对待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慢慢地就能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以适当调节。

  创造与同伴交往条件: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往,如果长时间独处,会产生莫可名状的孤独感,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状况,可能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抑。积极与同伴交往不仅可愉悦孩子的身心,也为孩子提供实践情绪调控的机会。同伴是孩子最有效的榜样,同伴的榜样对孩子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模仿。幼儿可以从同伴身上学习如何调控情绪。尽管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冲突,却能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如何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等。

  孩子有喜爱游戏的天性,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孩子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分配,服从规则要求,要想参与就必须约束自己行为,否则会遭受排斥,失去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孩子的情绪控制机制。另外,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松弛紧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在游戏中幼儿会借助于动作、语言、角色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发泄消极情绪,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感受。

  教给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由于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不一定很长,这也表现出一种对情绪的无意识调节。面对孩子的过激情绪,家长可以讲究策略,运用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但同时应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如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 “不能打人”或“不能摔东西”;或者在不愉快时想一想别的愉快的事情。

  让孩子学会“善待批评”

  让孩子在幼儿时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具体建议:


  教育孩子虽然应该表扬为主,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注意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助孩子下意识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在婴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包括拥有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和非议的平和心态,拥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

  ①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认真倾听别人的批评,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自我完善的必要方法。

  ②传授冷处理技巧

  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当然,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反击”,不要夸张等,相反,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③不必委屈接受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应当允许孩子做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负面影响。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不是推卸责任,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对批评一视同仁

  要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批评来自小伙伴,即使对方做得也不怎么好,自己也应当虚心接受。

  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鼓励孩子前进,能起到表扬难以达到的警示作用。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相称的范围内,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情绪培养,幼儿情商培养,家庭教育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6da59753d0084a1cb01ed9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