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五个关键期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锻炼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五个关键期的相关文章:第一堂课教孩子自我介绍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次自我介绍的机会,但自我介绍其实很抽象,很多人即使读到大学,自我介绍也只说得出:“我的名字叫...”一句话,就再也没有内容可说...
第一堂课 教孩子自我介绍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次自我介绍的机会,但自我介绍其实很抽象,很多人即使读到大学,自我介绍也只说得出:“我的名字叫...”一句话,就再也没有内容可说了。
其实从很小开始,就可以教孩子自我介绍。新店国小校长吴淑芳建议,老师在请小朋友自我介绍前,可以先跟他们玩些游戏。例如,请他们画五根手指头,一根上面写姓名、其他几根可以写上一些好玩点的内容,例如:想三个自己的优点、介绍家人,或一些有趣的联想,例如:“我的名字叫吴淑芳,不是五十分喔!”
请学生自我介绍前,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常常这样训练,学生上台就不会无话可说。
除了自我介绍,也可以让学生练习彼此互相介绍。让两人一组,互相访谈几分钟,在这几分钟内,学生要能问到关于对方的五件事,然后上台介绍对方。这不只是口语表达训练,也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训练。
担任儿童口才训练讲师多年的杨美贞提醒,父母师长可以用问话、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思考、表达,但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如何介绍,要尽量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样才会自然。
黑幼龙则指出,自我介绍的要诀,其实就是要能简短的说出自己的故事,让人家记得你的名字,这个原则从小到大都适用。
第二堂课 创造孩子提问、讨论的正向经验
许多教学现场的老师发现,年纪愈小的孩子愈勇于提问、表达意见,年级愈高的孩子反而愈不敢表达。
儿童口才训练专家杨美贞观察,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会不敢开口,主要是因为害怕讲出来被纠正或取笑,结果就愈来愈不敢讲。
要避免这种现象,除了不要在大庭广众下纠正孩子的表达方式,师长正向的回馈与引导非常重要。
例如,要鼓励学生发问,不是问一句:“还有没有问题?”就好,而要多运用邀请、补充的话语。例如:“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当学生发表想法时,老师还可以追问:“能不能说明你这么说的理由?”
如果老师、父母常常运用这些邀请话语,孩子会知道他尽可以放心的提出任何问题或不同观点。
黑幼龙也指出,鼓励孩子发问,与其问:“有没有问题?”还不如问:“谁要问第一个问题?”老师还要做出举手、期待的神情,来鼓励发问。一旦有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要立刻给予赞美、鼓励。
除了鼓励孩子发问,让孩子获得正向的小组讨论经验也很重要。虽然有不少老师会让孩子进行小组讨论,但如果没有引导,结果往往只会看到教室乱成一团,讨论变成吵架,或有人在一旁休息、打混。
香港的小学有一些做法很值得参考,例如在香港宣基小学的校园里,显眼的挂着一幅学校的声量规定:
1声量:一个密号给自己听
2声量:为了他人好,声音不出组
3声量:你我齐发声,和谐又动听
4声量:清晰又响亮、悦耳声悠扬
在他们的阅读课里,声量控制是小组竞赛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小组讨论时用2声量,上台发表时用4声量。声量控制得体,也是透过不断练习才能养成习惯。
除了声量控制,小组讨论的分工合作,也需要老师用心引导。新店国小校长吴淑芳指出,国外文献研究,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经过四人小组的讨论,很难进入六人小组的讨论,所以建议从四人小组讨论开始,而且要让每个学生都轮流发表意见,这样才不会出现有学生在当“客人”的现象。“万一有小孩卡住,老师要助他过关,避免小孩被指责,”吴淑芳提醒。
带领学生小组讨论的要诀在于:跟学生一起定出小组讨论的原则,引导讨论聚焦、深入、提醒学生不抢话、不插话,而且要能照顾到一些比较弱势孩子的需求。老师要尽量给予正面回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第三堂课 创造上台练胆机会
许多人台下一条龙,台上一条虫。上台说话要能自在得体,需要靠大量的练习,上台练的不只是说话技巧,更重要的是锻炼面对大众的胆量、临场应变能力。而且有练,绝对有差。
南投育乐国小老师王文华以他带学生的经验指出,即使乡下孩子只要多说多上台,自信是可以在鼓励里培养出来的。
要让孩子上台练胆的机会其实很多,彭宣璟回忆小学在马来西亚槟城就读英国小学时,每周一都要上台分享一周发生的故事。当时还不太会说英文的彭宣璟,每次遇到要分享,都躲着不敢出来,直到有一次,老师规定他下周一一定要上台报告。那个周末爸爸特别带他去环岛,妈妈特别带他去剪头发,周一来到学校,他很开心的分享这两件事。从此之后,他变得很喜欢周一的分享时间,发现连家里换了一条水管,都可以很有趣的分享给同学听。
在新店国小,从小一到小六,每周三的晨光时间,各班小朋友都要轮流到别班上台说故事练胆。六年训练下来,即使表达有困难的孩子,都不再畏惧上台。
台中明道中学则特别在国一上学期设计了一门“阅读表达课”。在这堂课里,老师既设计问题抢答游戏,鼓励学生发表想法,也会邀请同学上台用心智图画出阅读文本的重点。除了练习抓关键字,学生还要练习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联想。
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教授游梓翔指出,在美国口语训练都很生活化,各种主题都可以变成上台演讲的题目。例如,要学生上台扮演老师,教大家学会一件事,例如:教大家学会“Facebook怎么用?”
或是出一个跟生活经验相关的演讲题目,例如:“假如你买了一样东西,你想要同学也去买,请你上台讲三分钟,说服你的同学。”
游梓翔说,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口语表达训练。如果要训练孩子上台辩论,不必辩论太复杂的问题,可以从,“压岁钱要不要交给爸妈?”、“小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好不好?”、“穿校服或不穿校服好?”这类学生会有兴趣的题目开始,让他们从辩论中去了解,看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游梓翔也提醒,在增加孩子上台经验的同时,还要教导孩子充分准备、专注意念、放松身心的方法,使孩子上台的经验是正面而非负面。因为失败的经验不但无法改善怯场,还会加重这种恐惧。
第四堂课 跟孩子一起学习倾听
仔细观察,口语表达能力好的人,都是善于倾听的人。游梓翔指出,在美国的演讲训练,都是从训练倾听开始,因为“听人讲话也是一种口才,你的眼神、回应都传递出你的声音。”
王文华老师也发现,孩子听的能力不好,会影响他们答非所问,表达的不知所云。他建议老师多在课堂带入问题讨论,不要只有单向的沟通,自然能让孩子培养倾听,进而完整论述自己的意见。
新店国小校长吴淑芳也观察到,学生提问时会经常变成打岔,这时候老师也要教,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提问的技巧也要训练。告诉小朋友,当别人说话时,如果有问题,可以先把问题记到本子上,记下关键字。老师问问题时,就可以提问了。
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大人要先学会倾听。儿童口才训练专家杨美贞就提醒师长,尽量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打断他。孩子因为说话慢,常常话还没说完,大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了。这种不耐烦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久而久之就不开口了。
吴淑芳说,她曾碰过功课很好、很爱讲话的孩子,却都没有朋友。吴淑芳问这孩子:“在家里,谁听你说话?”这孩子说,妈妈都是一边炒菜一边听她讲话。所以这孩子很会说,可是他从来不知道要停下来听别人讲,因而交不到朋友。
“孩子跟你说话时,你一定要把头转过来,看着他,绝对不要一边打电脑一边听孩子说话,”黑幼龙说积极聆听才能创造良好的沟通。他指出积极聆听的四部曲包括:专注、回应、赞美、追问。
如果大人示范出积极聆听的态度,孩子自然能学会这种态度。
第五堂课 培养得体的应对、EQ
训练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绝对不是要训练出一个辩才无碍,却让人讨厌的人。在多所大学教导口语表达沟通的王淑俐指出,好的口语表达,不只是传达出自己的情意,还要去思考:“你说这些话跟他人有什么关系?口语表达,是为了沟通,为了与他人连结。”
因此得体的应对、社交智慧也是口语表达能力很重要的一环。
新店国小校长吴淑芳曾在大学长期教导沟通课程,她发现有些大学生不只是口语表达能力不好,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上台报告连问候语都没有,报告结束,也没有谢谢。这些都要教,如果不点破,学生就没学到。”
除了说话的礼仪,得体的穿着、态度的掌握,也是口语表达很重要的一部分。成渊高中田径队教练潘瑞根训练运动员专题报告,要求报告的学生要穿着正式服装,主持人要避免搞笑、耍宝,为的是要教导学生认清楚不同场合,该有不同的拿捏,该正经就要正经,该欢乐就要欢乐,这是社交智慧。
游梓翔教授则提醒,口语表达除了训练IQ,也要培养EQ。例如辩论比赛,除了训练学生逻辑思考,也要有EQ的训练,也就是“当别人说出不同意你的意见,你必须有雅量理解他的经验,而不是用吵架、失控、或用难听的话骂人。”
在这个软实力制胜的时代,学会表达、懂得沟通,不仅可以让孩子发展更好的人际关系,更能让孩子自信的迎向未来的挑战。
如何鼓励害羞的孩子表达?
即使是害羞、退却的孩子,透过正向的鼓励引导,也能逐步培养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下提供师长几点建议:
1.可以让较害羞的小朋友多跟几个人一起上台报告,用同伴来壮大声势,会有较佳的效果。
2.可以让他先多看看其他小朋友上台说话、报告的内容,他可以边看边学。
3.讲评尽量鼓励、讲优点,或提出他比上次进步的地方。
4.尽量不要当众纠正,对于害怕口语表达的小朋友,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他身上。
5.可以事先协助他多练习,给予具体建议,一步一步帮助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潜能开发.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63d789a74ffa040630af3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