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抵挡世界上一切不美的东西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4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为孩子抵挡世界上一切不美的东西的相关文章:「洗眼睛」。在和一位英国艺术系教授聊天时,我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词。不是真的用水洗。这位教授告诉我,每年都会碰到许多中国来的孩子,绘画基本功极其扎实,但总觉得作品中缺乏创意和情感。好像眼睛里蒙了一层灰,看...

  「洗眼睛」。

  在和一位英国艺术系教授聊天时,我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词。

  不是真的用水洗。这位教授告诉我,每年都会碰到许多中国来的孩子,绘画基本功极其扎实,但总觉得作品中缺乏创意和情感。好像眼睛里蒙了一层灰,看到的世界并不十分五彩斑斓。

  教授笑着问我:「中国的视觉污染是不是很严重?」他的对策也很简单,让学生们多往美术馆跑跑,用名作「洗掉」那些固化的概念。

  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孩子的眼睛是一张白纸,只能用大师的画笔去涂抹它。」

  中国走过了追求温饱的时代,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我们不再只关注物品的实用性,更关注它背后的品牌文化与美

  学内涵。在发现美的事物中,我们感到生而为人的快乐。

  父母愿意与孩子分享生命中的一切。从奶粉到早教,他们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挑选最好的、最贵的。然而到了美学生活中,父母却倾向于把孩子悄悄推开,用「他们不懂」这样的借口,给孩子挑选更「实用」的东西:饱和的色彩、卡通简笔画的造型……和父母喜欢逛的家具店比起来,孩子的世界看起来要粗糙得多。

  孩子不懂吗?孩子什么都懂。他们什么都看得到,听得到。这种对于孩子欣赏能力的矮化,无益于他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好比一个人生活在没有字的世界,很容易变成文盲;生活在缺乏美的世界,人很容易变成吴冠中先生口中的「美盲」。

  美盲缺乏一种人最重要的能力:寻找快乐。这也是许多孩子学习绘画、音乐的原因。美让我们感到喜悦。孩子们学习的不只是技能,更是一种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方法。

  为此,我们几个海归年轻人创立了新锐美术教育品牌「小孩美术」,让中国孩子从小就能从全世界最好的艺术作品中吸取养分,不再需要「洗眼睛」。


  「小孩美术」从艺术、设计、文学、音乐等角度出发,打破技能培养与人文通识的界限,立足孩子生涯高度规划美育课程,将中西方最具前瞻性的艺术创想注入课程,培养生而为人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与共情能力。我们拥有国际化的创始团队,成员毕业于意大利米兰国立美术学院、罗马国立美术学院、英国华威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等,拥有超过十年的艺术教育经验。

  作为苏州基业园林集团旗下艺术矩阵的两大分支,「小孩美术」与「苏州基业艺术馆」联手,以极高的学术标准为苏州孩子打造适合他们的美术馆课程。基业艺术馆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沈建国先生创立,是一家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美术馆。在这个 1000 平米的空间中,基业艺术馆每个月都会举办展览,涵盖雕塑、油画、水彩、国画等艺术门类,并邀请国内外艺术家进行学术交流。2023 年,基业艺术馆陆续举办了「佛心禅韵:雕塑?中国画艺术展」、「东成西就:当代抽象综合材料艺术展」、「缪倩油画作品展」、「家园的畅想: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优秀作品展」等展览。

  我们喜欢这些展览。但我们同样知道,传统的美术馆并不是一个让孩子感到亲切的场所。孩子们从来不缺乏热情,缺乏的是一位耐心的讲者,循循善诱地带领他们走进艺术大门,介绍画面和创作背景。为此,「小孩美术」创新地推出了「写给孩子的美术馆课」。在游览美术馆的同时,我们希望提升孩子的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并开放艺术家工作室的参观机会,让孩子一睹他们的创作生活。


  本月,我们带领孩子与成人走进女性艺术家,参观「再定义?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联展」。女孩儿们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榜样。记者、主持人、歌手、设计师……唯独在艺术领域中,我们更多谈论的是梵高、莫奈,这样的男性创作者。

  在「小孩美术」的艺术课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女孩子,为什么我认识的画家都是男生呢?」「女画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期「写给孩子的美术馆课」,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再定义?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联展」。让男孩、女孩们,认识女性艺术家,和她们的努力、思考、创作。

  比如有「民国画魂」之称的潘玉良女士。她的故事被张艺谋改编为《画魂》,由巩俐扮演这位在中国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女性。她出落红尘,后来有幸被高官赎身,自此走上艺术创作道路。1929 年回国后,她被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为西洋画科主任。1937 年,42 岁的潘玉良重新离家,出国修学。

  我们为孩子专门预留了 1 小时专享时间,对外暂停开放。把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在专属的艺术空间里尽情释放,畅所欲言。此外,我们还带领孩子参观本次展览,探讨绘画主题与技法。参观完毕后,我们还和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坐下来聊聊这幅画的创作过程。

  除了美术馆课以外,「小孩美术」打破传统以画种分科的模式,引进了海外高校惯用的「必修/选修」模式。我们的必修课包括:


  写给小孩的设计课

  「学会聆听需求」,这是「小孩美术」设计课的设计思路。好的设计足以让人兴奋。小到海报,大到桌椅,设计每一天都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过去总认为设计是大人的事。孩子需要的只是涂鸦。事实上,孩子和大人一样,都值得拥有、创造更好的产品。他们什么都懂。

  「小孩美术」从美国 K12 艺术课程出发,结合中国孩子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情况,独家研发了「写给小孩的设计课」。我们旨在教会孩子一套「理念—构思—选题—创作—成果展示—说明」的创作方法,带领孩子学习封面设计、插画设计、专题设计。真正做到用自身所学,改变生活。

  此外,「小孩美术」 为孩子打造广阔的展示、发表空间,从出版、策展,包装设计,衍生品应用等方方面面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与机会。



  写给小孩的童画课

  「读出世界的温柔」,这是「小孩美术」童画课的设计思路。我们用中外大师的优秀作品、多种绘画材料技法,帮助孩子了解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找到生命的意义。

  寻找美是一种快被现代人遗忘的能力。古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他们的生活理应很无聊。但正因为这样的限制,导致了他们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美,寻找喜悦。一片叶子、一阵风,皆能入诗成画。

  同时,在一个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教会孩子,什么情绪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好的情绪如何抒发、表达;不好的情绪如何控制、排遣,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保持「适度敏感」。

  因此,我们将美国流行的「艺术疗愈」教程融入课程,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寻找自我、树立人格、提升团队协作力和自信心。

  在学会了「聆听需求」 与「视觉传达」两项基本技能后,「小孩美术」将为孩子开设选修课作为精修的方向。常规课程包括中国画、素描、水彩、水粉、油画。与此同时,我们将与苏州知名艺术高校、设计师共同研发包括雕塑、版画、游戏概念、场景设计、陶艺、服装设计在内的课程,让孩子深入学习这些平时难以接触的艺术项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少儿艺术培养,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美术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1f60858b3081b8b0081d3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