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0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陪孩子长大的相关文章: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1第一章温暖的港湾培养亲密依恋——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1
  第一章
  温暖的港湾
  培养亲密依恋
  ——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2
  1.亲情浓于血
  单身母亲的烦恼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零八个月,在她十个月时,我和她父亲分居了。虽然这是一场让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儿却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还不到两岁已经显得特别懂事、聪明,一个人抚养女儿,辛苦自不用说,但我最担心的是单亲生活给她的性格或心理的发育带来阴影。前几天,我们一起看婴儿画报,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三口之家,我问她哪个是宝宝,她一次就指对了,又问她哪个是妈妈,她也是一次就指对了,问到哪个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图中的爸爸,这让我别提有多心疼了。还有,前些日子,她见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爸爸”,我纠正她:“你应该叫姥爷”。我原来的想法是等宝宝长到十八岁以后再慢慢告诉她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我想这样做也许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可是现在我有了疑惑。
  我的问题是:
  1.是现在就慢慢告诉她,还是等她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时再对她讲?
  2.是对她讲真话,还是编一个美丽的谎言?
  我是个单身妈妈,我女儿现在一岁九个月,她见到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她也会用疑问句说出“爸爸?”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问为什么她少了个爸爸。
  而我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爸爸的地方也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她爸爸又不愿意回来看她。在街上也会有人对她说:“哎呀!多可爱的宝宝!你爸爸呢?”
  我急需帮助,因为我越来越焦虑,我不希望女儿受到太大伤害,当然我明白她肯定会受到伤害。但我确实应付不来,我甚至希望女儿不再长大,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帮助。
  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一是带孩子的母亲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关照自己的孩子。二是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宽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三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四是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五是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姨、叔叔等,他们都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六是离家的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如果上面的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是可以缓冲的,出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
  其实,单亲也有单亲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母亲容易轻松地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旁人来干扰。不用考虑丈夫,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同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母亲,甚至照料母亲,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
  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不容易与母亲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可以用扩大的亲友系统来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防止母亲的情感占据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会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度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其实,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母亲发生情绪冲突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以避免),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母亲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助母子渡过难关。当然,还有社会歧视的问题。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陪孩子长大,学龄前早教,儿童早教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0f8d5922236a5608012cd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