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情绪躁动不安的办法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0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解决孩子情绪躁动不安的办法的相关文章:1.被控制的孩子安格莉卡(Angelika)和维利(Willi)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两人从事的都是商务工作,男方年龄比女方大三岁,个头高出12厘米,而且双方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出身。这样的一对儿组成...

  1.被控制的孩子

  安格莉卡(Angelika)和维利(Willi)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两人从事的都是商务工作,男方年龄比女方大三岁,个头高出12厘米,而且双方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出身。

  这样的一对儿组成了一个家庭。他们打算买一套私房,据说维利还准备继续完成自己的进修。他们想在这些实现之后再要孩子——不多,就一个!这是因为安格莉卡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不管怎样她都希望在做完母亲该做的事之后重返岗位。所以安格莉卡和维利谨慎地挑选着生育的时机。

  几年来,安格莉卡一直在服用避孕药。现在,她做好了受孕的准备——可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她的心头第一次涌起了担忧——是不是因为服用避孕药太久了而严重打乱了那本来就敏感的激素平衡呢?不过他们后来还是成功了。安格莉卡和维利是幸运的。

  这下他们全部的生活都要为这即将出世的孩子而进行计划和安排了:他们在业余学校报名参加为准父母开设的课程。他们一起做放松练习,弄来好多的书看,还订了杂志。安格莉卡为孩子织了小外套,还不忘定期去做产前检查。

  一切看上去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这些表象会不会是假象呢?因为在一次检查的时候,医生附带说了一句:“是个柔弱小孩。您看看他那小脑袋!”说着便在显示屏上指了指。小脑袋?小得“过了头”的脑袋?医生接下来会不会说这孩子有什么缺陷呢?

  医生说:“不用担心,它还会慢慢长大的。”这下安格莉卡的心可是真的被提了起来。医生只好安慰她并婉转地向她说明了情况。安格莉卡的心再也放不下来了。

  下次检查时医生还会说什么呢?这个孩子真的会有缺陷吗?她是该继续怀着他呢,还是趁早把他打掉?

  在妊娠期的第六个月时,安格莉卡感到轻微的疼痛并有不正常的出血。医生建议她修养。处在妊娠恐慌之中的安格莉卡这回彻底给自己放了假。她再也不敢到处走动了。

  维利挑起了家务的担子。而安格莉卡腹中的孩子越发地“不老实”起来。她又开始担心过于激烈的胎动会导致早产。安格莉卡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了。

  孩子——一个男孩儿——比预产期提前三周来到这个世界上。按照计划,分娩过程是在维利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谢天谢地——孩子的小脑袋比例正常!这个小男孩儿整体发育健全,肢体也匀称协调,不过是个淘气鬼!

  第一次喂奶他就不好好吃。刚吃两口他就松开了嘴,手脚不停地乱动,而且总是这样。哺乳对母亲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夜晚也令人发怵——孩子根本不睡觉。就像他无法静静地吃奶一样,宁静的也也让他无法接受。

  父母为他精心准备的带帐小床却被他当成了“地狱”。尽管一大早还要赶着去上班,维利还是甘心情愿地和妻子轮流“值班”:一个晚上由维利来承担,跟着孩子跑来跑去;隔天晚上再换安格莉卡来“承受”,跟着孩子跑来跑去,再跑来跑去……就连每天都要洗的澡也成了一种折磨。

  安格莉卡怕孩子会从手中滑脱,所以不肯让他自己洗。这样下来,夫妇两人每个晚上和夜里都为照顾好这孩子而忙个不停,以至于他们自己都越来越静不下心来了。

  起初,他们不敢吐露自己的苦衷,不过最后还是讲了出来。安格莉卡再也无法按捺情绪,倒在维利的怀中,第一次含着泪表露了心声:“我们怎么偏偏就想要个孩子呢?”维利找不出什么话来安慰她,因为同样的问题像卡在喉咙里的一团东西一样困惑了他好久了。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失败者,无论是作为丈夫还是作为父亲。最近连在单位也是如此——劳累使他在工作中屡屡出错。他有种隐约的感觉:孩子——这个孩子——正威胁着自己美满的生活计划。何况这孩子刚十二周大啊,要是他长到十二个月或十二岁的话,又会是何等光景呢?不——他也不想再要这个孩子了!可他曾经是多么想拥有一个儿子啊!

  2.破坏力的揭秘

  通常人们会低估胎儿的意识和感觉。胎儿对父母孕育他的这一美好时刻期盼已久。如果父母重视物质因素,而把孕育孩子放到了次要位置,胎儿会如何感受呢?胎儿是不是在被孕育前就已经有不安感了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对于已然在母亲腹中的孩子来说,人们就不能再推测他的感受了。而最新的研究可以对此提供可靠的证明:

  ——通过监视器所显示出的胎动方式,我们可以得知孩子的状态是否良好;

  ——堕胎前,人们可以看到胎儿是会受到惊吓;

  ——为了研究母体感受对胎儿的影响,人们向已经为孩子而戒了烟的孕妇们提供香烟,同时测量并记录下胎儿的心跳情况。当母亲看到烟时,胎儿的心率会在母亲犹豫不决的那一瞬间加快——她会接受还是拒绝?

  ——关于“压力与行为”的研究中的一项实验:

  怀有幼子的母鼠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生活在“安逸”之中。它们既不需要抵御来自外界的侵害,也不必为事物去“打拼”。它们的生活完全没有压力。与此相反,另一组则必需为求生而奋斗,它们显然是处于压力之中。

  人们对它们所生幼鼠的生存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得到证明:受过压力的母鼠的后代都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这很容易理解:这些幼鼠在娘胎里就已经学会如何跟生命力打交道。

  我们可以从上述实验中得出以下认识:

  ——胎儿通过母体共同承受危机。如果母亲在面临危机时态度坚决,孩子也会幸免于难。(我们可以想一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有多少孩子都是由于其母亲面临危难但仍怀坚定的生存信念才会在战乱和自然灾害中毫发无损地在母亲腹中存活下来的。)

  ——如果母亲处于无法在两种可能之间做出抉择的内心冲突之中(请比较针对有吸烟史的母亲进行的实验),其生命力的底气不足会产生一种波及孩子的不安感。



  来看看我们在安格莉卡和维利的故事之外得到了哪些认识吧:

  在开始尝试生育的时候(最初的确没能按计划“成功”),两人都陷入了日趋严重的自我矛盾的内心冲突中之中。这种感觉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害怕因服用避孕药造成了伤害而引起负罪感;害怕孩子有残疾或缺陷进而面临堕胎与否的抉择。

  他们选择了留下这个孩子。但这样的坚决并未持续多久。从妊娠期第六个月开始,继续妊娠的信念就再次受到挑战。

  尽管安格莉卡下决心要生下这个孩子,但她并不敢为孩子的到来而高兴,因为她是否能够足月分娩还是个未知数。她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卧床休息,以免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她为自己的忧虑恐慌而痛苦着,另外还要为每一次胎动担惊受怕。

  一般来说,在妊娠期结束前,她会一直担心自己的孩子过于有活力,而从另一方面看,那又正是她所热切期待的东西!

  她对孩子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对孩子既说“可以”,又说“不可以”。这样就会使孩子感觉到这种内心冲突。

  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引起了一种恶性循环。母亲内心的慌乱使孩子变得不安并且像母亲一样处在压力之中。唯一能通过节律性运动使孩子平静和放松的人可能就是母亲了,可是她却因为要保证卧床休养而无法这样做。这样一来,母子双方在分娩之前都完全地被压力所控制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像个捣蛋鬼似的降临在人世间。第一次哺乳的时候,安格莉卡心里就又生起了冲突感,这一次不是担心孩子,而是一种假定的被孩子拒绝的伤感。“虽然我已经够受的了,可这孩子还是不吃我的奶;虽然我爱他,可他不接受我!”

  可是孩子同样也生活在一种相似的内心冲突之中。他是那样喜欢被哺育,而且要安安静静地在妈妈怀里享受被保护的感觉。但是他感受到的却是来自母亲的不满、沮丧和紧张,以致他自己也开始在一种让他无法自然放松地吸吮乳汁的烦乱之中。到了夜晚,孩子依然不能从这种烦乱中摆脱出来——他当然不能让自己寄居在一个百孔千疮、不避风雨的栖身之所里!

  那种破坏性的力量,也就是那种让安格莉卡和维利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基本的依赖感以及吸引起母子双方长期不安情绪的力量,正是无法终止的自我矛盾的态度和对完美状态的盲目推崇——这种“完美状态”使人迷惑,让他们认为自己兴许可以摆脱痛苦与恐惧的影响。

  而情况恰恰相反。人们越是竭力去摆脱那种影响,就越发落入了它的魔掌。

  技术使人可以随心随欲地孕育孩子;不过它也让人可以随意地扼杀胎儿。其实多亏了技术才使人们可以只孕育他们理想中的孩子——这孩子在母亲腹中的感觉一定是如同置身天堂一般。技术使这些成为可能,而人类又是技术的操纵者。人类通过技术把“生杀大权”握在了手中。而人们所料想不及的情况却也连同内心冲突的痛苦——正如我们从安格莉卡和维利那里所见的——乘着技术的“东风”重新又悄然滋生出来。

  3.解决方法

  为人父母意味着既要容忍对立现象的存在,又不能回避同对立面的矛盾。每个孩子带来的不只是欢乐,还有苦痛。如果我们心甘情愿容忍孩子,那就应当接纳他这个礼物。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和孩子同甘共苦。为人父母要求人们做好心理准备,即使路途坎坷也要与孩子共同跋涉。

  所以,为了能够平静而顺利地被父母接受,每个孩子都需要来自父母的确实的包容。这就要求孩子的存在被完全地肯定,以便孩子本身能容易地被接纳。


  一个孩子没办法应对含糊的立场和心不在焉的态度。孩子总是绝对的,总是绝对的真实,也渴望得到绝对的真实。他希望自己好的和坏的部分都被喜欢。他需要爱,完完全全的、无私的和无条件的爱。

  家长的机会也正在于此——他们可以通过对孩子无条件的包容来加强和恢复自己做家长的能力。沐浴在无限亲情之中的人会为神圣的爱所感动。与天空相通,他便可以安居大地。

  作为家长,您应当重视产前的预防性检查,它们有积极意义。它们也已经为许许多多孩子的诞生助过了一臂之力。

  另外我们也不妨感谢技术的进步。不过同技术打交道需要一种开阔的意识,需要了解永恒的生命法则。请不要让您对将出世的孩子的满心期待被其他对于某种缺陷的猜疑带走。

  您要相信:在任何情况下,您与孩子的命运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面对过(孩子的)某种缺陷之后,您无间的亲情会更添特别的深层含义,让您(对亲情)有更高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如果您包容了那种缺陷,您也就得到了在坎坷之途上前行的力量。

  很可能孩子的身体并没有什么缺陷。父母对于孩子生命的坚定信念——不管孩子身患残疾还是天资聪颖——是孩子感觉得到的,而且是被从内心深处去感觉的。而这道照耀在人生之路起点上的光芒将为孩子照亮整条人生大道并助他热身前行。

  要是安格莉卡和维利问过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对他的“认可”和关爱的话,我们就会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希望通过监视器来感受孩子,倒不如闭上双眼去感觉他,安格莉卡——孩子就在您的心房下面,维利——孩子在您太太的心房下面。”

  你们俩想象一下,孩子的头位在哪里,还有他的腿在什么地方,你们就用镇定的动作去抚摩他。跟他说说话:“你好不容易才来到我们身边,所以你也应当留下来!你是我们的孩子。我是你妈妈,而他是你爸爸。跟我们在一起,你就该幸福地活着。放开手脚活动吧,我们会高兴的。”

  用您有意识的气息来影响您的孩子,尤其是您遵照医嘱卧床休息或是在家静养的时候。当您在摇椅上或是吊床里休息时,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更为强烈的摇摆节奏。为您的孩子唱首歌吧。现在就把以后要为孩子唱的摇篮曲准备好,因为我们是知道的,孩子们能辨认出所有他们在母亲腹中听过多次的乐曲。

  在孩子出生以后,请您还是以同样的、孩子所熟悉的方式同他讲话:

  以相同的言语问候他;用镇定的动作抚摩他;边唱他习惯听的歌谣边把他抱在怀中摇晃。他会辨认出这一切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快感。您要记住,孩子喜欢重复。保持不变的和重复出现的东西会起到镇定作用。

  所以,当孩子躁动不安的时候,您就以同样的姿势、在同样的地点、采用同样的节奏,还要和着同样的歌声来抚摩和摇晃他,而且他越是不安,您就越要尽量这样做——到他彻底地平静下来为止。

  孩子对一致性是有依赖感的。所以当他需要您的抚慰时,请不要跟您的爱人“倒班”。把您的真心展现给孩子并让他拥有那种基本的感受:“你可以相信我,我会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直到你感觉舒服,我还会摇着你、背着你——因为我是你的妈妈,我知道怎么对你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儿童心理,儿童躁动不安,儿童情绪变化解决办法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ee9494ad06eaa0500ccc7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