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了你的孩子,究竟该不该教孩子打回去?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别人打了你的孩子,究竟该不该教孩子打回去?的相关文章:一直以来,这都是教育界上最引发争议的问题,几乎是每一场辩论赛的热议话题。“别人打了你的孩子,究竟该不该教孩子打回去”?对于这个问题,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三种观点:1、第一时间...
一直以来,这都是教育界上最引发争议的问题,几乎是每一场辩论赛的热议话题。
“别人打了你的孩子,究竟该不该教孩子打回去”?
对于这个问题,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三种观点:
1、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
一部分人认为当孩子被打时,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让老师出面批评打人的孩子。
2、打人不对,能忍则忍
有一部分认为要教孩子保持善良的品质,能忍则忍,“不打人的好孩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3、打回去
这是一种“以牙还牙”的做法,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种。
一、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还记得安东尼·布朗的名作——《胆小鬼威利》吗?威利是一只善良的猩猩,但同时他也是一只胆小的猩猩,他是小混混们边打边叫的“胆小鬼”,在饱受欺凌之后,威力下定决心让自己强大起来——他读书、跑步、做健身操、吃营养餐,用心生活,好好经营自己,终于让自己强大起来,走在街上再也不用低头哈腰,小混混见他闻风丧胆,终于没有人敢欺负威利了。然而,不管怎么磨砺,他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质,碰到柱子也会谦卑的说对不起,苦心的经营自己终使他蜕去胆小,成为大家眼中的英雄......
威利的故事,或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二、两种错误倾向
或许你家就有一个胆小的“威利”,他是班里小霸王的“众矢之的”,他有口难言,你一筹莫展......你正在这两种倾向之间举棋不定,很是苦恼。
强硬的还手回击?
No!一方面,当你告诉孩子当别人打你你要强硬还手的时候,无形之中也在把孩子往“以暴制暴”的道路上引导;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孩子习惯了软弱,那他怎么可能因为你的三言两语就学会强硬反击呢?
一味的忍让?
no!一味的忍让实际上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只会助长那些打人孩子的“气焰”,只会让自己的孩子更加自卑:我是弱者,我不敢反抗。
三、善良不等于软弱,请让他继续善良
或许你的孩子就是那个没有强大起来的威利,他善良仁慈,但也却充满了自卑与孤独,“瘦小、沉默、老实”成为他的代名词,“对不起”成为他的口头禅,有的时候你甚至以为他懦弱,于是你教他以牙还牙,但是,这样好吗?
反观那些不用教就懂得“以牙还牙”的小霸王,他们除了不被欺负之外,连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内心的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啊。你的孩子本性善良,你为什么不让他像威利一样强大自己呢?
四、不伤人是教养,但不被人伤害是气场
继续善良与保护自己并不冲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并不是让孩子学习以牙还牙,以“打回去”为手段的反击无异于是在培养孩子的暴力倾向,但是你要让孩子明白,不能一味的让别人欺负,告诉孩子,当你被欺负时,你要遵从精神上的第一意愿,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然后你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让他人得逞,但也不要伤害别人,学会见机行事。不伤害别人是一种教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一种气场,教养和气场,我们都需要。
五、究竟怎么办
再回到最初的话题上:“当别人打了我的孩子,我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一味的忍让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正确的引导方式,试试这样做吧。
首先,家长要练就一双慧眼,要看清孩子之间是“闹着玩”还是“打人”,许多时候,孩子只是闹着玩,却别你当成了“欺负”。
你要告诉你的孩子,当别人打你时,你要大声的说出来:“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声音一定要洪亮,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告诉孩子,当别人用手打你时,你要抓住对方的手,不让对方“得逞”,并迅速离开。
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一定要告诉父母,当然,告诉父母的目的并不是让父母给他想办法出气,而是给他心灵的慰藉,让他知道,爸爸妈妈虽然不能帮他打架出气,但爸妈爱他从未改变。
无论何时,请记得告诉你的孩子——广交朋友。那些被欺负的孩子,往往都是孤立没朋友的,他要懂得集体的力量高于一切。
最重要的,让你的孩子变得强大吧,这是最根本的途径。爱锻炼,爱读书,外在上强壮自己,精神上充实自己,像小威利一样。
从今天起,让你的宝贝强大起来吧,强大到别人都不敢欺负他!你的孩子现在或许也是从前的威利,你要做的,是让他变成以后的威利——强大又不失善良,强身健体+饱读诗书+健康饮食。这是防止被欺负最有力的办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家庭教育,别人打了你的孩子应该打回去吗?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e81d2df7aefe0c880281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