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9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孩子性格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的相关文章:人的心理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组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表现的重要方面。性格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和能力、气质一样都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存在差别性,每...

  人的心理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组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表现的重要方面。性格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和能力、气质一样都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格存在差别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集体、个人的态度都会有所区别,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性格的人。所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而文学家经常抓住这一心理形象来塑造人物形象,《水浒传》中林冲、李逵、武松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学长廊中的经典人物、经典性格。
  性格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一般情况下,性格一旦习得,往往很难改变。比如,林冲这样一个人物,他的性格的最基本态度是逆来顺受,能忍则忍,因此,在误入白虎堂后,被陷害充军发配沧州,一路上他都忍了,听到陆虞侯一伙密谋害他,他提了刀找了几次,没找到又忍了,最终火烧草料场,才忍无可忍,动手杀人,逼上梁山。
  性格是一种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人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往往是习惯了,不是朝三暮四的,而且从一而终的。比如,面对街头的乞丐,有的人表现出同情,有的则表现出冷漠,这种行为态度或方式则是一种习惯化了的,与他积习的性格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性格与教育历来就被教育者所重视,早在2500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清醒认识,《论语》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实,这就是孔子按性格来施教的例子。文中,由就是子路,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血气方刚、最有性格的一个,孔子是这样评价他的,“野哉由也!”就是说由是一个好勇斗狠的角色。孔子很了解他的性格,于是要他克制,故说,要他做事多与父兄商量。求,即冉有,性格比较内向,胆小怕事,因此,孔子鼓励他做事应当机立断,敢作敢为。
  中国有句古语说:“三岁看大”,儿童的性格大约在五岁就形成了。那么,作为家长应如何认识性格和孩子教育的关系?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群体和基本单位,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最早的老师是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育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孩子许多的习惯、许多的性格、许多的品质都是从父母那儿习得的。这一点,许多家长都没有深刻地认识清楚,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是一套,而在自身行为上又是一套,言行不一致,表里不一,把在社会上习得的“人格面具”带到孩子的教育之中,这些都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研究表明,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不同的性格。
  1、如父母对子女过分照顾,不放手让孩子独立活动,怕孩子遇到危险或被小朋友欺辱,儿童就会形成胆小、依赖、缺乏主见、遇事优柔寡断、孤僻、适应集体生活困难等。
  2、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孩子则被养成任性、撒娇、骄傲、放肆、不分好坏、不懂礼貌、神经质、自我中心、缺乏责任感和耐心的性格。
  3、若父母对孩子冷漠、漠不关心,儿童多愿从他人处求爱护,想方设法吸引别人对自己的注意,有的表现为“人来疯”,有的喜欢惹事生非或攻击他人,有的也会表现情感淡漠,或内向性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孩子性格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龄前早教,儿童早教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e46efc19aa6f05ed02e21d.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