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情教育融入幼小衔接中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5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将心情教育融入幼小衔接中的相关文章:最近,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所谓“心情教育”,就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孩子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

  最近,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所谓“心情教育”,就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孩子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

  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在这方面,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在不少国家,“心情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学习以爱回报父母,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当孩子成人后,以这种人格素质与其他人相处,就会建立起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内容。

  “‘怎样能让我的孩子更聪明?’几乎每位中国妈妈都爱问这样的问题。”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母子综合医疗中心主任仁志田博司说,在他看来,和10年前相比,中国妈妈似乎越来越过分关心孩子的身体与智力的发育,很少有妈妈关心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品格,以及家长行为会对孩子人格产生什幺影响,这个倾向令人担忧。他认为,“智力过人”是父母强加于子女的愿望。其实,培养孩子品格比开发智力更为重要,更让孩子受益终生。特别处于幼小衔接的孩子,入小学后能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以及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心情教育显然非常关键。

  注重培养孩子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1.物——我关系:心情教育提倡让孩子体会到,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作为一个人应该从中去寻找它们存在的意义,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的活动,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帮助孩子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感受和体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使他们逐步认识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鼓励孩子与自然接触,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具有环保意识;并懂得善待身边的事物,如玩具、用品等等。

  2.人——我关系:心理卫生学家卢格说过:“人类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幼儿进入小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际交往的能力。交际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际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下课后许多刚入学的孩子不会主动与同学交往,有些孩子为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甚至出现不愿上学、怕没人跟自己玩、怕受人欺负等问题。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包括学会谦虚、有礼貌,能与小朋友分享玩具,不与小伙伴追逐斗殴等等;学会关心和参与集体的活动,包括学会与人商量,会向同伴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决定大家要做的事,在别人需要帮助是,愿意给人于帮助,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会主动接近老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遇到困难时敢于想老师请教,身体不适时能主动找老师帮忙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际能力。教师应该让孩子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学会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爱,并学会给予他人爱。懂得珍惜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别人在给予爱时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是要教会孩子关心他人,照顾他人。鼓励孩子与更多的孩子经常往来、友将心情教育融入幼小衔接中

  好相处。同伴群体交往,会丰富孩子的经验,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感情,激发孩子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重视培养孩子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例如,可以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福利活动等,增进孩子与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交往,关心他人的生活,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平等协作的思想与人道主义的精神。

  3.我——自我关系: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具备更高的自主性,而人自身也要求教育能不断发展更高的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能力。帮助孩子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只有较为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择、自负其责的机会。帮助孩子发展自我设计的能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我将来要当……”,鼓励孩子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问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把孩子的一些远大理想内化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自我设计蓝图,一步步培养孩子自我设计的能力。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实现的能力。注重促进孩子自我实现欲望的产生和发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事各种有挑战性的活动,充分挖掘以前不曾被意识到的聪明才智。注重加强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如让孩子知道小学生上课时应遵守的规则和注意的事项。他们的认知还依赖于生动的形象,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具体的活动。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方法组织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来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安排课间活动内容、知道下课后要先去上厕所再玩,上课时不可以随便小便等问题。加强对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幼儿心理学讲到:“4到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让幼儿完成适当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值日生、小组长等工作让幼儿尝试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等活动让孩子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意识。同时根据幼儿园活动的内容,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由此增强了孩子的任务意识。增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我们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活动的情节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如:为了让幼儿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的习惯,我们在楼梯的左右两边分别贴上了下楼和上楼的小脚印,孩子看到了小脚印指示后就会自觉地沿着它(靠着右边)上下走。把一些规则运用游戏的情节中,孩子通过游戏对规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如养成在回答问题前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不随意打断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准备。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来说,心情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为了今天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明天的社会,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家人,爱教师、爱同学、遵守规则,让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成长,到他们长大成人,他们会懂得怎样去建立友爱和谐的社会。

  在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的时候,孩子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感、新的动力。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把心情教育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专家表示:这个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注意因势利导,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的素质教育课程,落实幼小衔接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天性得到张扬,他们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调皮,有的憨厚,作为老师,我们喜欢每一个孩子,班级的老师总是觉得自己班上的孩子比其他班级的孩子更可爱,孩子们也习惯老师对他们的轻声慢语,嘘寒问暖了,有许多的孩子每天到园后都会围着老师,向老师诉说在家中有趣的事情,但是孩子进入小学后,老师更注重的是授课的过程,而不是平时的嘘寒问暖,孩子们在心理上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不爱他。我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感觉,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比如,老师刚上课,还不怎么认识你,以后会好的,或者在孩子回家后,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孩子的心灵有依靠,同时也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能轻易骄傲,也不能轻易自卑,如果还不行的话,可以多和孩子的老师交流,让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上学的时间上,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孩子的觉不够睡,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替孩子安排好时间,孩子早上起得早了,中午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睡一觉,以保证孩子下午有更多的饱满的精力投入学习,在饮食上,也应该改善改善,因为孩子的身体好了,才可以在各个方面都好!

  第四个问题: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小学生家长。

  有关这个问题,只要你往新华书店走一走,就可以得到很多的经典的标准的答案,我曾经看过两本书,一本叫《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本叫《教子走进清华园》,这真是两本值得各位家长看的书。《哈》书是一个成功教育的范例,书中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有详细的介绍,学习上细到怎样叫孩子学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叫孩子怎样写好作文;《教》中是一个男孩子成功教育的范例,书中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阶段向各位家长介绍了他的教子经验,写书的人叫李德生,孩子叫李啸峰,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到书店去买来读一读,将对自己的教育有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幼小衔接,心情教育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584dd28322e7f9d10a160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