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太焦虑会影响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6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妈妈太焦虑会影响亲子关系的相关文章:在孩子的世界里,最开始只有妈妈一个人。所以,孩子是在跟妈妈的互动中,慢慢地形成健全的人格。妈妈只有情绪稳定,才可能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互动,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与健全的人格。影响亲子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妈妈...

  在孩子的世界里,最开始只有妈妈一个人。所以,孩子是在跟妈妈的互动中,慢慢地形成健全的人格。

  妈妈只有情绪稳定,才可能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互动,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与健全的人格。

  影响亲子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妈妈太焦虑

  在心理学中,情绪稳定是指妈妈可以自由感受事情发生时的情绪,无论多好多坏,自己都能调节到相对平稳的状态。

  保持情绪稳定,并不是说妈妈必须要一直高兴,有负面情绪很正常,但是要控制住强烈的情绪。否则,她的关注点就会在自己身上,自然就无法观察孩子的需要,理解他的感受。

  孩子生病这件事,最能反映出妈妈情绪控制的能力。

  焦虑的妈妈一看见孩子生病就会马上慌了,无论多晚都带孩子去医院看急诊。她完全被孩子高烧不退会引发惊厥,甚至诱发癫痫发作等灾难性的幻想所控制。生病后,孩子本身就很难受,需要妈妈的安抚。而焦虑妈妈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于是孩子就更加痛苦。

  而情绪稳定的妈妈突然发现孩子生病,也会很着急,但同时她会进行判断:思考是婆婆白天带孩子出去玩着凉了?还是被其他小孩传染感冒病毒了?再根据不同情况来灵活地应对。

  情绪稳定的妈妈有更多思考的空间,能理解孩子当下的需要,给予他不多不少的满足。同时,也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支持。

  在中国,妈妈们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情绪问题是焦虑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辈受过很多心理创伤,包括:战争、饥荒、疾病、亲人的去世、被忽视……

  这些创伤给一个家族打上了精神烙印,代际传承一直传到了这一代。

  焦虑妈妈可能从小就没有或者极度缺乏积极的母爱体验和家庭温暖,没有安全感,经常处于担忧之中。

  另一方面,有了孩子,她又会想:“我小时候没体会过的母爱,我要给我的孩子!”这种补偿心理,让焦虑妈妈不顾孩子的需要,对他过度满足。

  刘华清曾经接诊过一个男孩,他的妈妈就是一直很焦虑,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

  一岁多时,孩子特别想自己吃饭。她让老公硬把孩子按在椅子上,说:“宝贝儿,你不能动,我要一口一口地喂给你!”孩子五六岁时,她又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说:“小区里的全是坏孩子,你不要和他们玩!”

  总之,她不断地夸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觉得只有依靠妈妈,才能获得安全。

  实际上,孩子都是在磕磕绊绊、打打闹闹、犯错误、受挫折中成长的,他们自己去调整和处理,从中获得解决困难的能力。

  孩子有一个焦虑的妈妈,还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焦虑的姥姥。家庭教育文化也会一代代地传承。如果妈妈自小被母亲要求苛刻,那么,她就有可能复制这种亲子互动模式,对自己和孩子要求苛刻。

  这种焦虑妈妈就是所谓的“完美妈妈”,她们的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一看到孩子有缺点,情绪就爆炸了。

  刘华清经常建议妈妈们不要做一个“完美妈妈”,而是做一个“刚刚好”妈妈,轻松、自在地与孩子互动。如果妈妈低焦虑,那么,她就能够设身处地地观察孩子的需要,试探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在一起。

  不稳定的情绪,会堵塞爱的通道

  在刘华清看来,如果长期处于怨恨、内疚、无助、冷漠等负性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妈妈可能很难表达爱,孩子更是感受不到爱。

  1、怨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80后”和“90后”的年轻妈妈并不是自愿生孩子的。

  孩子出生后,她们开始面对一系列的丧失:身材走样、失去工作的晋升机会(或者干脆失业)、没有娱乐时间……

  当孩子不听话、哭、闹、尖叫时,她们会非常厌烦、愤怒,甚至是怨恨:“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过得这么痛苦?”这种情绪困扰,于是衍生了指责甚至是暴力。

  如果,女性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是真正地渴望孩子、爱孩子,就不要施加外界压力,让她们仓促地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否则妈妈受罪,孩子更受罪。

  另外,妈妈自身也要反省、成长,接纳自己的情绪。在自己的需要与孩子的需要中尝试寻找平衡点。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孩子。


  2、嫉妒

  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很多孩子在小时候被交给爷爷奶奶带。孩子为了重新获取安全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会本能地依恋奶奶。可是,当看见孩子跟奶奶更亲近时,很多妈妈会产生嫉妒的情绪,导致对孩子过分挑剔与控制。

  刘华清建议妈妈除了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外,也要真诚地感谢婆婆所做出的贡献。

  实际上,在被抚养的过程中,“奶奶”已经在心理上成为孩子的 “妈妈”。所以,当奶奶被否定和指责时,孩子才会这么痛苦和混乱。此时,尊重和肯定婆婆的付出,就是妈妈对女儿最好的爱。

  3、无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有些妈妈玩手机不管孩子,或者把照顾孩子的责任推到老人、保姆身上。其中有些妈妈不是因为没有责任心,而是因为自己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内心有一种绝望感和无助感。

  孩子大哭时,她们的心里其实已经翻江倒海,但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所以就装作没有听到孩子的需要,假装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在心理上,这种妈妈就是一个脆弱的孩子,根本顾不上孩子的需要。孩子遇到问题时,她会表现得很无助,孩子就会觉得妈妈很无能,看不起妈妈,感到愤怒和绝望。

  4、冷漠

  妈妈的冷漠,也可能是有心理创伤。

  冷漠的妈妈不关注别人,没有能力马上响应孩子的需要。比如,明知道孩子饿了,可她就是不过去。那么,孩子想要去控制别人的渴望就会加强。长大后,他会希望所有人都听他的,甚至养成控制型人格。

  另外,因为缺乏同理心,冷漠妈妈很难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希望妈妈去安慰他,冷漠妈妈的反应往往是:“这有什么啊?为了这点儿小事你就哭?”没有理解,她自然也很难传递给孩子爱与支持。

  妈妈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

  有情绪时,可以逛街、找闺蜜聊天、听音乐、做运动等等,用合理的渠道发泄、舒缓情绪。

  这样,情绪不会像条件反射似的爆发,而是更有弹性和灵活性,更适合当下的处境,这样就能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另外,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到了青春期,孩子可能会集中爆发出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厌食症以及人格障碍倾向。

  妈妈可以把孩子的问题作为改变自己的契机,和孩子一起系统接受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自我成长。

  爸爸提供好环境,妈妈才会情绪稳定

  刘华清认为,爸爸对于孩子的作用是保持整个家庭环境的稳定。环境稳定了,妈妈的情绪会更稳定,孩子就能从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健康成长。

  很多男人在面对婆媳大战时,觉得自己应对不了就跑;或者认为“妈是亲生的,媳妇可以换”,一味地偏帮母亲,指责妻子。

  其实,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也是家庭稳定的基石,两口子要一条心。

  婆媳发生矛盾时,妻子有很多情绪。如果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妻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对着孩子去了。所以,这时候,男人要表现出力量,很稳地站在家里,在婆媳之间起到调和与缓冲的作用。

  丈夫对妻子的支持,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关心和倾听妻子的需要,感谢妻子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帮她分担家务等等。

  有一位爸爸,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但是,他每次从外地回到家,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都会亲手做一个大面包。等孩子们早上醒来,一闻到面包的香气,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欢呼雀跃着到房间里找爸爸。妻子也从这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汲取着营养与力量。

  保持情绪稳定,是每个妈妈都要学习的功课;而帮助妈妈情绪稳定,是每个爸爸都要做的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经验,亲子关系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4c713bbc11fd1912066dd9.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