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教育只适用于3岁前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5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严厉”教育只适用于3岁前的相关文章:不同说法把现象引向深刻思考温先生赞成严教,他说:“现在的孩子都被当成掌上明珠,怕他们吃上一点苦、受一点伤,可他们没有吃过一点苦,哪里知道苦的滋味是什么?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他们从小...

  不同说法 把现象引向深刻思考
  温先生赞成严教,他说:“现在的孩子都被当成掌上明珠,怕他们吃上一点苦、受一点伤,可他们没有吃过一点苦,哪里知道苦的滋味是什么?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他们从小就有严格教育,现在城市的小孩子只会对电脑沉迷,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又松。
  没错,现在讲文明教育,给他们自由,可没有大人的指导,他们对事物有分辨能力吗?我还是认为严格才是对孩子好,虽然现在对他们严点凶点,但这才能严师出高徒。”
  读者陈春香则认为幸福和快乐比成才更重要,“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如果把父母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他们的压力是大人的几倍,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出色,但没有真正的关爱成长的孩子,他会幸福快乐吗?我认为孩子不是投资,对他们应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爱!”
  几岁的孩子当然还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我们也收到今年的准大学生lihan8882的邮件:高三最后冲刺的时候,每晚7点到9点,就能听到楼上的父亲训斥上幼儿园的女儿:“14+15=29啊!这么简单都不会!”“快点做!每天都只知道玩!”令我倍感压抑。也想到我自己:幼儿园时,父亲希望我学舞蹈,随便扭一扭就可以挣大钱,可惜我天生没乐感,被老师退了回来。于是父亲又教我英语,希望以后可以公费出国。今年,报考大学时,父亲又鼓动我报免费的师范、军校,说可以给他省钱……家中的经济不好吗?我们也算小康之家啊。父母的养育似乎在投资。我是优秀学生,父母脸上就多一些光彩;我若成绩下降,他们就脸黑若包公。孩子永远只有两种:一种是优秀的榜样,一种是灰头土脸被教育的对象。我多希望,我所看到的都是误会,多希望父母爱我,养育我是他们甜蜜的负担;我多么希望自己不仅仅是父亲未来金钱的保障,也不仅仅是母亲在同事面前炫耀的资本……
  年轻一代的家长是教育的有心人
  在讨论邮件中,最有意思的是4岁孩子文文的妈妈,与单纯地发表意见不同,她把自己三千多字的暑期教育记录发给了“家教急转弯”,用行动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
  暑假女儿参加画画培训班,我们还给她报了另外一项“幼儿语言训练”,我们的目的是:1.让她有机会认识其他小朋友;2.画画可以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3.在画画班,家长可以陪着小朋友(3岁~4岁),在过程中,让我感受亲子交流的浓浓气氛,同时也发现孩子很特别的想法;4.“语言训练”更主要的是让小朋友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锻炼胆量,培养信心;5.作为家长,可以与一些家长交流心得,取长补短。现在,女儿的暑假培训班已接近尾声了,羞怯内向的女儿变得大方活泼,有了喜人的进步。
  退休老教师陈威:严厉应在3岁前
  古人有个说法,人都有魂魄,三岁的魂是一辈子的魄。其实各种习惯养成,三岁以前就定型了。我赞成做父母的对孩子“严厉”管理,但“严厉”有个年龄限制:在三岁以前。
  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三岁以前的教育是应该坚决地让孩子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但这并不是说对这么小的孩子就该打骂,教育,其实还是要以鼓励为主。
  现在的问题是三岁以前,很多家庭是6个大人溺爱一个孩子,特别是长辈,总认为这么小什么都不懂,不用管教他们。到孩子上小学了,大了,又往往因为是独生子女,6个大人都把希望“押”在孩子身上,认为非要让他成才不可,就开始“从严打击”,认为不打不成才。其实这个时候,管教都已经晚了。
  还有一个误区,是一些家长误解了“素质教育”,他们理解的“素质教育”仅仅是技能培养,比如弹钢琴,比如参加奥赛,等等。1000个孩子还出不了一个钢琴家或者数学天才,很多家长非要孩子学这学那,以为这样就可以多一条出路,其实做的是无用功。我的看法,送孩子去兴趣班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明确两个目的:第一,这只是提高孩子的基本素养,让他增长见识;第二,看看孩子到底有没有特别的潜质,真有天分的话,才下“重本”培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严厉”教育只适用于3岁前,家庭教育,学龄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66cee5ec0b12d2df609387d.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