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塑造孩子阳光般的生命感觉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王晓燕】塑造孩子阳光般的生命感觉的相关文章:马加爵事件,举国震惊。它以极端的方式再一次拉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警报。而事实上,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青少年伤害事件及心理出轨现象一直在向人们敲着一声声的警钟: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
马加爵事件,举国震惊。它以极端的方式再一次拉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警报。而事实上,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青少年伤害事件及心理出轨现象一直在向人们敲着一声声的警钟:
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清华大学刘海洋把硫酸泼向了动物园的黑熊;浙江教育学院周英民用裁纸刀杀害同学洪某并将同学石沉西湖;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里,毒死亲生父母; 还有重庆一女大学生在接到硕博连读通知书前四天突然失常;沈阳一高考状元因未能填写清华大学志愿而变疯-------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青少年是其中的高危人群,而且心理问题越来越低龄化,焦虑、抑郁情绪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还有青少年迷恋网络和屡见不鲜的逃学出走现象等等。
何以造成这种现象,是贫富差异的刺激?是环境媒体的影响?是应试教育的重负?是家庭教育的高压?是社会缺乏关爱?是学校缺乏引导?这些都是理由,但不是决定孩子成长之树发病的根源,就像周身之痒,总挠不到真正的痒处,就像遍体之痛,怎么治,都消不了真正的痛点。
教育之“痒”,痒在哪里?
命运从人生第一个行为开始播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老师,你是研究儿童教育的,你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这么多青少年犯罪伤害和心理出轨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晓燕(以下简称王):现在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之多,马加爵等人的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应试教育、父母高压、贫富差异虽然都是其中的原因,但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空气、风雨和养分,不是根源。虽然从教育改革、家长咨询、心理辅导、扶贫救助等途径入手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现时成长环境,可以避免许多现时悲剧的发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整个社会"不断出现落水者"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不在现在,不在孩子自身,而在于他小时候的生活体验积累,在于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背景,在于一直伴随他成长的父母和老师。惟有不断关注孩子周围的人,关注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成人,我们才能够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心理与物质环境。
有一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马加爵一案,从报载的情况来看,在这件事发生以前,马加爵并没有在同学中表现出凶残、暴戾的一面,为什么他竟然会为打牌的小事而对朝夕相处的同学连下毒手,在杀人后他居然与死者同居一室而镇定自若毫不畏惧呢?许多人对他的犯罪成因作出了种种分析,有的认为是家境贫穷造成的自卑,有的认为是应试教育种下的恶果,有的认为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忽,应该说这些都是造成马加爵及其他一些青少年犯罪或出轨的充分条件,但都不是必要的条件,唯一必要的条件便是性格,是性格造就了这些孩子成为"屠夫" 或"病夫"的命运。
记:你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这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性格中的“心理毒素”,使得像马加爵事件这样的悲剧成为必然?
王:是的。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急剧膨胀、心理冲动特别激烈的时期,以马加爵、徐力、刘海洋等人的这些性格分析来看,如果这些不能在外力的作用下顺利地化解这些心理毒素、帮助他们跨越这一心灵的"危险地带",那么任何一根导火线都会把他们推向理性的深渊,只是因导火线的不同,当事者性格类型的不同,事件爆发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会采取在别人或别的东西上施暴的方式泄恨,有的会用自我伤害的方式以求解脱,如果既不去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便会走向自我爆发、精神失常。
也就是说,他们的犯罪或出轨事件本身是偶然的,但这种性格在外力不断施压之下,导致走上这样那样的犯罪或出轨之路却是必然的。
记:你认为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王:任何一种性格或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习得的,更不是突如其来的灌输结果,它是一个一个行为不断强化形成习惯、一次一次习惯不断积累成为品性的这样一个长年累月潜移默化、不断渗透浸染的结果。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命运、任何一种性格都是从第一个行为开始的。就拿说谎的品性来说吧,没有一个人生来习惯于说谎,它肯定是在某个时刻因为某种目的,比如为了逃避责备或为了获得利益而采取了说谎行为,当他在第一次使用这种行为却达到了目的,那么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使用这种行为,到后来便养成了说谎的习惯,这种习惯如果得不到有力的纠正,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稳定的性格特征。现在的孩子普遍比较任性,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小时候一哭闹父母便就范的习惯养成的。当然,这种行为的反复强化是性格形成的一个方面,在这个原因的背后有更为重要的环境同化和模仿。也就是说,即使不去有意地强化这样的行为,环境本身便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比如,从国外回来的人会非常自觉地遵守银行的一米线,在城市里生活惯了的民工便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整洁有礼,这就是环境同化的作用。
要知道,一个人不管他成长后的境遇如何,家庭都是他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父母家人都是他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我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女必有其母,这不仅仅是指的生物遗传的问题,而是日宣月染的必然结果。如果每天孩子在家里看到的是暴力解决问题的父母,孩子学到的便是攻击和怨恨;如果每天孩子在家里看到的是相敬如宾的父母,孩子学到的便是尊敬和关爱。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渐渐演变成日后的性格,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了未来的生活中。
就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来说吧。如果孩子第一次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来与父母诉说,父母能够耐心地倾听并且细致地给予分析引导,那么孩子的这种主动交流行为就会得到鼓励和支持,下次他还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果这种行为反复运用、反复得到支持和鼓励,孩子便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种积极交流的习惯,并迁移运用在今后生活的各种境遇之中,逐步成为能够坦诚、大胆地与别人沟通的性格。而如果孩子一直处于不平等或被忽视的亲子交往关系和状态中,那么就很容易因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或是因遭到父母的误解否定而导致缄默其口、闭锁心灵,徐力杀母、双胞胎姐妹毒死父母等这一些事例都是因为在家庭中缺乏正向的交往模式而导致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正是因为这种在家庭土壤中留下的心理印记非常深刻,而当前的学校教育又未能提供有关人际交往、解决生活问题及如何疏解情感冲突的科学引导,因此,这些孩子便不可避免地会按照这样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和性格轨迹一步步滑向心灵崩溃的深渊。
早期教育认识迷茫 陷入误区令人担忧
记:这么说来早期教育奠定了人生基调,那么,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哪个阶段的环境经历对孩子的作用最大?影响最深?
王:是婴幼儿时期。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是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婴幼儿时期就是在家庭这个社会土壤中生根发芽长苗的时期,如果根扎得深、苗子长得正,那么在长大的过程中哪怕经历一些风吹雨打,也能够顺利地抵挡过去、顺利地成长;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婴幼儿时期就是建造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夯得不实,哪怕后面一层层砌得再漂亮,也很容易在岁月的侵蚀中变成危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王晓燕】塑造孩子阳光般的生命感觉,家庭教育,学龄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99fb1410e77a45d6005e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