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家长的理智何在?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1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家长会”后家长的理智何在?的相关文章:打骂?惩罚?耐心说教?———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家长会也要陆续召开了。记者采访发现,不管孩子在上小学还是上中学,“家长会后如何对待孩子&rdquo...

  打骂?惩罚?耐心说教?———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家长会也要陆续召开了。记者采访发现,不管孩子在上小学还是上中学,“家长会后如何对待孩子”不仅成为众多家长面临的最普遍问题,而且也成为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四中网校家长学校专家赵淑敏老师。
  家长会·关注
  ■家长会后家长到底该怎么对待孩子?
  每个家长的性格不同,有的脾气好,不爱发火,懂得给孩子讲道理;有的性格火暴,点火就着,爱跟孩子发脾气。
  北京四中网校家长学校赵淑敏老师就家长会后家长的不同表现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理智型家长:面对孩子似乎和平常一样,但是他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方式和孩子聊一聊。面对孩子的成绩他不会喜形于色,而是真诚地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时理性的评价,提出殷切的希望,给孩子以进步的新起点和动力。面对孩子的问题,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允许孩子有去尝试改进的时间,这样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这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孩子就可以接受。
  赵淑敏老师点评: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包容而不溺爱,对孩子的每一点成绩都强调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对孩子的问题和孩子共同分担。家长心平气和,孩子心情愉快,这样孩子做事就会专心,就会全力以赴。
  暴躁型家长:非常重视家长会,重视老师的意见,似乎非常积极地配合学校和老师。总是把参加家长会后的紧张、忧郁、愤怒在家长会后见到孩子的第一时间就不折不扣地倾倒给孩子。表现为:听不得老师的批评性建议,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回到家里不由分说,巴掌和辱骂劈头盖脸扑向孩子,把懂事的孩子整得无地自容,把顽皮的孩子推向罪恶的深渊。
  赵淑敏老师点评:作为家长,无论你有没有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让愤怒驾驭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时就在你的愤怒中暴露了你的无能、自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你会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尊重。这样的家长往往还不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会带来孩子性格的变化。所以当你抱怨孩子不听话、说假话、不理你时,你先忍一忍,有时你真诚地自我检讨一下就是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正是由于我们每次家长会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让很多孩子害怕甚至讨厌学校开家长会,有的孩子把这些怨恨迁怒于学校和他的老师。家长这样对待孩子,会使你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消失。
  抑郁型家长: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
  赵淑敏老师点评:家长不知如此这样给懂点事的孩子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不知所措,更没有信心。
  自我感觉良好型家长:面对孩子的好成绩更愿意强调是自己家孩子聪明,进而自我得意。
  赵淑敏老师点评:这样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聪明,不用努力也可以成绩好,长时间这样下去,不付出努力的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就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所以我们家长还是少往自己头上或孩子头上戴这样聪明的帽子。
  放任不管型家长:家长会后对孩子没什么表示,因为他觉得,学校不错,老师不错,孩子也不错。
  赵淑敏老师点评:其实就是家长的一种不负责任。
  ■越是问题孩子越是需要家长的理性与耐心
  总有一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课堂纪律等表现不佳而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如果您碰上了这样的孩子,赵淑敏老师建议您家长会后一定要理性对待孩子。
  “针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你着急就行的事,关键在于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帮助我们的孩子。”赵淑敏老师说,“家长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方法和标准直接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且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方法修正标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不只是简单地严格要求孩子,而是要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要想使孩子改正缺点,先看看自己的身上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面对问题孩子家长是“包容”还是“溺爱”是有本质区别的。包容是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错,对孩子是有原则的爱;溺爱是允许孩子犯错,并接受孩子的错误,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
  针对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现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机会进行尝试,所以更需要我们家长理性地对待孩子。有的家长会想,面对一个问题多多的孩子,你让我理性,我做不到呀!但是孩子的问题越多,问题越严重,越需要家长的理性和耐心!
  家长会·提醒
  ■开家长会也要提前“备课”
  每个学期每个班主任都会至少开一次家长会,但不同的家长开完家长会后的感觉却不一样。
  有心的家长在去开家长会前会提前“备课”。
  赵淑敏老师说,平时,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班主任及各学科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并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注意倾听孩子关于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想法。家长只有如此详细地备了课,才能在当他参加家长会时提出的问题明确而有针对性。
  但不少的家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开家长会。有的只注意与老师沟通,忽视了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和交流,这样的家长尽管也给老师打电话了,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但只对孩子转达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及要求,孩子是怎样想的就不知道了;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不能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事了,甚至对学校组织家长会或老师不断地找他反映孩子的问题有厌烦情绪。因此,从表面上看,家长每天都在接送孩子,每次都来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但家长在对待孩子、对待学校、对待老师的看法和做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最后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不同。
  家长会·观点
  ■家长不要当孩子家中的“班主任”
  学校举办家长会,通常是要通过这个机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关的教育政策、学校的课程改革等信息,使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机会。可家长往往只注意其中的两件事:学校的要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家庭教育有自己的任务和方法。家长就是家长,你没必要当孩子的又一个班主任,对孩子完全重复学校老师的要求,这样的说教让孩子觉得你好烦人。你在重复时往往断章取义,借题发挥,弄不好让孩子觉得你无知又无理。这样随孩子的长大,开始是怕你,慢慢变得烦你、恨你,最后蔑视你。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从内心佩服一个人时,他对你的说教你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即使当时对你的指责严厉,你不能接受,但私下里你也会去尝试去努力做得更好,以便获得他的认可。如果你从内心就很看不起的一个人,无论他跟你说什么,无论他是怎样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要么哼哈对付,要么抬杠发泄你的不满,要么以沉默表示你的轻视,要么以逃避表示你的回绝。总之,你很难听得进去他苦口婆心的真言。
  家长的作用有时更像“煽风点火”。“家长不是要到处找劈柴以维持已经点燃的火苗,因为家长总要有累了的时候、总要有不能及时找到劈柴的时候,这样火苗的熄灭就是早晚的事情。”赵淑敏老师说,“家长的作用是观察风向,然后向着有草和可燃物的方向煽风,火借风势,自然就会越烧越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家长会”后家长的理智何在?,家庭教育,学龄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4c312d7be25e40ca0ed69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