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试卷8530答案(家庭教育试卷分析报告)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家庭教育试卷8530答案(家庭教育试卷分析报告)的相关文章:距离2023年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马上就到了学生期末考试阶段,学生都在紧张地复习,家长也更是格外关注孩子的成绩。考试考得好,全家都开心,孩子也能过个好节,甚至还能得到奖励。要是考不好,挨说、挨打,反...
距离2023年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马上就到了学生期末考试阶段,学生都在紧张地复习,家长也更是格外关注孩子的成绩。
考试考得好,全家都开心,孩子也能过个好节,甚至还能得到奖励。要是考不好,挨说、挨打,反正节是过不踏实了。
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每当看到孩子考得不好的试卷时,家长的做法往往会影响着孩子心理成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位母亲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而进行管教,在视频里这位母亲“完美”地呈现了在教育孩子时所有的错误方式。
当然,我们都能理解母亲的心情,但是如果教育的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教育结果能达到父母期望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从视频里看到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身影,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9张图深度分析母亲的教育方式
为了更能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我们可以视频中主要部分进行解析,在这里只是对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并不是针对人(图片中人物已遮挡)。
背影介绍:这是一段母亲教育孩子的视频,男孩今年2年级,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成绩是83分(满分100),母亲对孩子的成绩非常不满意,而由此引发一次母子之间的对话。
1.看到成绩,一声叹息。
母亲拿着试卷看到卷子上的分数是83分时,首先是吃惊,说了一句“天哪”, 或许这个分数对于母亲来讲除了惊讶之外还有失望、无助。随后,母亲发出一声叹息。
分析:家长对于分数的关注远远高于对孩子身心的关注,当然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有些问题家长是不可能回避的,可虽然我们无法回避分数的高与低,但是分数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家长的情绪,而后续的爆发也皆由此出。
解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于色”,处理问题的前提首先要控制好情绪,没有一个平和的情绪是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的。
面对孩子不好的成绩,家长的心情可想而知,既然心情不好那就先放下,当调整好心态时再做处理。
2.进入说教模式,质问开启。
母亲把试卷放在孩子面前指着分数,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咋办呀?就考这83分”,母亲的话让我想起在职场里领导在给下属训话时的情景,“这个月就这点业绩,年底奖金还要吗”。
分析:解决问题不是靠质问,面对母亲的提问孩子无法回答,也不能理解妈妈提问意思。可能母亲想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不好,但这种方式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解决:考试成绩不好,孩子心里也会很难过,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的成绩,严厉地质问只会让孩子二次受伤,理解孩子是基础。或许可以换一种开场,“孩子,我知道你也对这次考试的成绩不满意,对吗?”让孩子感觉母亲理解自己并拉近距离。
3.关键词:埋怨
母亲开始历数孩子从上学开始到现在的变化,核心就是“孩子,你退步了”。母亲说:“上一年级的时候还能考100分,前几次也能90多分,可现在呢,一次比一次差。”埋怨的情绪弥漫在整个房间。
分析:孩子最反感的是什么?埋怨、数落,而且是从头开始的数落,似乎是说,“以前挺好,现在就变差生”,就差给孩子贴一个“学习差”的标签了。以前的成绩与现在的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一年级考试100分,并不代表这就是标准,怨气只会让孩子心理更加伤心、自责。
解决:以前好的成绩只代表过去,不能成为孩子现在的心理负担,同时,任何一种形式的埋怨都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可以同情,但不是埋怨更不能放任,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4.关键词:嘲讽
母亲的这句话可能是让孩子感觉非常羞愧。母亲说:“这人家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做,你还做错。”、“你是想上一年级还是上学前班还是想上幼儿园。”3+7的一道算术题,在母亲看来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做,可儿子居然能算错,而这番话是典型对孩子的嘲讽。
分析:在管教孩子过程里,嘲讽、羞辱是最不应该在父母身上发生的,尤其是母亲。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从而造成自卑心理,或破罐破摔、或逆反,心理阴影会一直存留在心底。
解决:杜绝类似的话从父母口中说出,这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父母应该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态度要真诚,告诉孩子作为父母也同样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从中找到原因并去解决。这样的话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更愿意接纳母亲的建议。
5.关键词:质疑+主观结论
母亲对孩子平时的行为又开始主观评论同时质疑孩子在上课时的表现。母亲说:“你上课有没有注意听课?”、“你从来都是吊儿郎当的,蛮不在乎。”、“一点都学不进去。”
分析:很多家长只要看到孩子犯了错误就会全盘质疑、全盘否定,比如你上课肯定不认真否则就不会考不好,比如你从小就不听话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而孩子心里可能会很委屈,毕竟没有考好,谁又能理解我,听我解释呢。
解决: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给孩子说话的权力,听听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父母主观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想当然,从而就会对孩子产生误解。与其这样不如和孩子一起找原因,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所在,让孩子主动诉说。
6.关键词:刻意感动
母亲说了半天越说越伤心,最后跟孩子讲:“你现在让我心都寒了。”这背后的意思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拿这样的成绩报答我,你太让我失望了。”
分析: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母亲的刻意感动让孩子心理产生内疚,产生自责,或许这正是母亲想要的结果,因为母亲觉得这样孩子就会知错就会感恩从而努力学习,但实际结果一般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孩子要么对此无动于衷,要么过度自责产生心理压力。
解决: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和孩子共同完成,父母的常规作法就是在指责、埋怨等一系列说教之后,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解决。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这个计划要合适孩子而不是适合家长,然后在家长的陪伴一下和孩子一起完成计划。
可以这样说,不仅是在考试成绩上,而是在生活里有很多时候,这位母亲的管教方式其实也是我们大多数父母方式,指责、嘲讽、质疑、贴标签、刻意感动,甚至有些父母还会吼叫、打骂,但所有的这些方式只能换来短期效果,而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这种场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学会“赢得”四步骤,运用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办呢?美国教育学博士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的关于“赢得”的四个步骤为教育孩子提供了方法。
尼尔森认为,“赢得”并非是“赢了”。赢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目的是达到与孩子的合作,从而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父母依靠自己的权威去赢了所谓的短期管教效果。
孩子面对父母的权威、打骂或许会顺从,但是这种没有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单方面顺从只会换来一个逆反或者看脸色的孩子。
“赢得”的四个步骤:
- 表达理解孩子的感受:表达并且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理解Ta;
- 表达同情孩子的做法和处境但不宽恕孩子的错误行为:必须要正面面对错误,同情不代表包庇;
- 与孩子沟通、引导解决问题:沟通的第一步是要倾听,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做出正确引导;
- 达成共识,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或计划,并帮助孩子达成。
可以看出尼尔森所提出的“赢得”四个步骤与我们上面分析之后给出的解决方法有着相同之处。赢得的是孩子的心,而不是把孩子推到父母的对立面,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顺从、害怕。
控制情绪是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在情绪失控时,任何问题都无法解决。然后应用这四个步骤,或者重复其中一的某一步,只到真正去能解决问题。
或许有些父母会对这种方法产生质疑,但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杜绝错误的方法;第二要明白家庭教育需要的是一个过程,任何方法都不是灵丹妙药;第三,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同样是父母学习的过程,第四,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既然以前的方法不管用,那么父母要有改变的勇气,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建立孩子的信心、鼓励孩子的勇气,我们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父母,孩子也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家庭教育试卷8530答案(家庭教育试卷分析报告)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3c64d230cbaf9678007e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