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就要“死记硬背”,教书50年特级教师的忠告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语文就要“死记硬背”,教书50年特级教师的忠告的相关文章:口述|黄玉峰,特级语文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我多年担任高考阅卷组组长,深知语文教育的问题所在。我们中心的5个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结果几乎没有一道题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
口述 | 黄玉峰,特级语文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我多年担任高考阅卷组组长,深知语文教育的问题所在。我们中心的5个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结果几乎没有一道题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奇迹般地一致,但打开标准答案一看,居然全错了…… 连我们都做不对,怎么要求学生呢?
高考语文,甚至连作文都要有统一的标准。有一年考试,题目是对冰心的一首小诗写评论: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的时候,世界就变小了。”
出题人的目的是要同学们批判孤芳自赏,可是有同学偏偏赞美孤芳自赏,说这种洁身自好的精神,总比同流合污好。这种文章要一律判作不及格,我就不同意,我认为这个学生说得有道理,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只能有一样的价值观呢?
因为我是阅卷组组长嘛,于是我就一看到这样的作文被判作不及格,就敲一个“驳回”章,见到一份驳回一份!要求老师重新判分。
这可是高考啊,一分之差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啊!所以,我很珍惜我手中的这个可以驳回的权力,能多救一个孩子,就多救一个!
孩子自己“死记硬背”
好过老师大讲特讲
在我看来,语文学习的本质,是扎扎实实地积累,真真切切地体悟,开开心心地面对,舒舒展展地表达,而不是跟着标准答案走。很多时候,孩子自己去背诵和理解的效果,比老师在那边大讲特讲要更好。
就像语文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所以,我是认可要背诵的。该背的就得背,小学你不背,难道等长大了记忆力衰退了再背吗?
学语文是要下点功夫的,要记点东西,背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因为节奏感在里面。
写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
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读到的内容,借过来借过去,就活了呀!东西越多越活,当你写文章用词的时候,这些东西自己就会跳出来了,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现在很多老师上课讲很多,不断提问、搞很多活动,看上去气氛很热烈,其实可能只是提了一些很没有意义的,甚至幼稚的问题,比如:“这里换个词可不可以啊?”“这句话没有可不可以啊?”
其实,有什么不可以啊?!你如果问作者本人,他的回答也可能和老师的答案不一样。所以说,好老师的点拨不是“话多”,而是在根本问题上进行点拨,或者引导你喜欢语文,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语文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你会背书就说你是“死记硬背”,大家群起反对。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怎么样学语文。我们古人基本上都不讲解,等学生读到了,自己体会,老师只是稍微点拨一下。
“知识点”学习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强加进来的一定要考的知识点,对语文没用处。不是说不注重考试成绩,但千万不要因为在这些“标准答案”上浪费过多时间,而错过了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好的篇章、好的词语、好的节奏。
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大,节奏也快,大家不重视背诵了,学习很容易“浮在表面”。但是大脑开发是记忆力先开发,孩子小的时候就是要把基础打牢,看起来花了很多时间,节奏比较慢,这个“慢”才是真的“快”,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嘛。
现在小孩子有许多功课要做,其实有些功课不做不要紧,不学也不要紧。数学家苏步青,他就反对现在数学学得太早、太深、太怪,苏老说:
“现在小孩子不背书不读书,做这些刁钻古怪的数学题,搞来搞去都搞不清楚,多浪费时间呀,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很容易就搞清楚了呀!”
现在小学就学奥数,就像人人都被赶到运动场上去参加奥运跑步,人人都不愿落后,你追我赶。但是总有人在前总有人在后,其实运动员将来生病的也很多,结果是跑到后面受伤,跑到第一名的将来也受伤,所以,家长就不如摆正心态,慢慢地走,落后就落后,因为跑得快反而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记忆力和创造力从不矛盾
很多人说,这么强调记忆,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吗?我认为,二者是没有矛盾的,创造力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会有创造。
写文章也是“创造”,本来没有这篇文章,你怎么创造出来?因为看得多,记得多,词语掌握多了才写得出来,谁创造得好就是因为他积累得多。所以文学就是这么回事。
首先,是积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脑子里编程;最后,才是吐出来表达。就像生孩子一样,没有怀孕怎么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东西,才有可能生出来东西。
学一篇文章的时候,先记住它,干嘛要去分析“这篇文章哪句词语好不好”呢?干嘛要成天考虑“我记得多了到底对不对”呢?
犹太人有句话,和我们中国的学习方法很像,他说小时候应该学会一种“生吞之功”,就是你要会生吞活剥,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东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学会消化。
胡适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9岁的胡适真的不理解吗?不是的,如果不理解,不可能喜欢。其实9岁的孩子有他的理解,60岁也有他的理解,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很多东西小时候解释再多,也理解不了,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剥”没关系,吞下去了,葡萄糖够了,脂肪有了,维生素也有了。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这里面有没有葡萄糖,有没有维生素,却没有吃东西。你说十年下来,你会瘦成什么样?
当然,也不是说什么书都值得看、值得吞,一定要学会区分,有所取舍。
有些文章有点文采,但内容并不太好。像《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里面有很血腥的、“弹体上沾满脑浆”这样的描述,我就不喜欢;有人请我写字送给他,这我愿意,但让我写岳飞的《满江红》,我不写。为什么?“吃胡虏肉,喝匈奴血”,何等残暴?
包括鲁迅文章,哪些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看?鲁迅的许多文章都在骂人,满身的戾气。因为他从小被人欺负,他爷爷被抓起来后家道没落,所以他的怨气很重,这就是不值得学习的,但是像《三味书屋》这样比较温馨的是可以看看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一切曾激发许多孩子的遐想与好奇)
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去看这些血腥的、残暴、怨气重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我们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所以,我们要给到孩子一种平和之气,要喜气洋洋,要开开心心,要给孩子从小就哺育温柔敦厚、善良智慧的东西。
学古典文化
从识字开始追根溯源
说到学古文,这也是很多学生的痛点。因为我们现在学的都是简化字,只能用简化字去学习古诗文。但如果孩子在识字的时候,知道这个简化字是怎么来的,文言文就更容易看懂了。
中国字是有活力的,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每个字都有它的源头,知道了它的发展脉络,就如同从一个人一出生就认识他一样,不管他打扮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能认出他来。
比如:“正大光明”的“正”字,下面就是一个“止”(迈步走的意思),上面一横,这样拼在一起,表示对着正确的方向走,不偏不倚就是正,也是走路走得很直的意思。
再比如“原”,“原野”的“原”没有三点水,三点水是“源头”的“源”,但是在古文里面根本就不出现三点水的“源”,这个“原”本来就是“源头”的意思,因为“原”字在造字的时候,它的本意就是一个山崖下边的泉水,他何必要三点呢?后来由于被“原野”这样的词借用了,所以它就要再造一个带三点水的字出来。
所以识字其实很重要,推荐可以看看《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追根溯源地学,看起来很慢,其实对字的来源弄清楚后,你看再多的典籍、文章都相对容易得多,错别字也不会来了,将来写东西也会很有底气。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国学”教育,很多都鱼龙混杂、甚至有些是带有一定欺骗性的,但我的观点是——有总比没有好,让大家都能形成一股学习古典文化的风气,也是好事,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一种“多元”来看待吧。
中国的古典文化,包括诗歌,是一种贵族文化,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学习的风气,把这些真正有文采的、贵族气质的东西抛弃了,那么我们的中国文化也就完了。
现在我们去学习、去模仿西方先进的教育,但也不能忘记,中国古代基础教育有它的长处,它不是随随便便哪一个人发明的,它是一两千年来这么多人积累的学习方法。
不要以为现代才有科学,古代的科举就一无是处。古代社会也是需要管理人才的,管理人才也是需要有科学知识的,科举考试不是考你《诗经》怎么背,而是要考你的表达,考你对待事情如何处理。比如会考到“云南省的一条河怎么治理”,如果没有这样的地理知识,不知道这条河,或者没有工程方面的知识,怎么考得出来?
所以,我想再次强调“背诵”,记忆力是任何能力的基础,失去记忆力的人,比如像老年痴呆症,可以想象他其他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了。
写好作文
要独立思考更要积累感情
其实孩子“吞下去”这么多,也是为了“吐出来”,也就是写出好作文。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
记忆是一个基础,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我们不可以阻碍、压抑孩子的思考。
总结来说,写好文章,下面的四点很重要:
1、独立思考。
好文章要有一种突破的思想,怎样突破呢?别人的思想你看得多了可以比较。孔子讲得好,孟子讲得有点矛盾,庄子讲得有点道理,后来一看三者都有道理,在不同的层面上理解都有道理。
那么,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看世界的观点就是你的创新。所以,在看文章的时候,就要思考一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比如,用笔划一下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的“事实”和“观点”,三分之二是“观点”,“事实”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这点事实还都值得推敲,那么我就知道司马迁写这篇文章是带着情绪的,他需要借助屈原来发自己的牢骚。因此,他写的很多“事实”也不见得是“事实”,不能因为司马迁了不起就觉得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这种东西看多了以后,就懂得如何把“事实”与“观点”分开。自己在表达时也会考虑——哪里该写事实,哪里该描写,如何来摆事实讲道理。
2、积累。
还有,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3、不要怕孩子犯错。
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快不得。
我在20几年前,曾经发表过一篇《小小孩子不益作文》。就是说,写文章要生活化,可是小孩子肚子里没有东西,你一定要他去表达,他就只能说假话,这就不是真正的写作。
在以前的年代,写文章是要有“开笔礼”的,用一个仪式来告诉孩子:你现在读书读得很多了,你可以写文章了。而且是先从小对联写起:三个字一对,两个字一对的写。
我们一方面要让孩子具备这种大量吸收的能力,另一方面不能阻拦孩子的独立思考,不要动不动就说孩子错了,特别是语文、文学方面没有简单的对与错。要将吸收记忆与独立思考两者融合起来,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创造自己的文字了。
4、学会观察,学会感动。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得多了,路走得多了,见多自然识广。但是旅行也要讲求点方法,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尤其是学会感动非常重要。
我们培养孩子除了知识方面的积累,还有感情方面的积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的感情是丰富的,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感情往往单薄。
那么,我们要让人的感情丰富起来,就要在生活、旅行中积累起来。
我带学生们到河姆渡去,看到一些赤膊男女在太阳底下劳作,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过是20几岁,他们辛辛苦苦就是为了活下来,然后传宗接代。你就可以想象到——如果没有这些人一代代的艰苦,哪会有我们今天的生活?你对他们就有一种崇敬感。而不是简单地一看了之,甚至还在心里嘲笑:他们古代人怎么这样,连裤子也不穿……
你要培养孩子注意观察,同时还要感谢别人:你到了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就马上要想到感谢打扫的人。不要感情很淡薄,觉得我反正是付了钱的,这是我应得的享受。
孩子理解能力还不够
一定要“以量取胜”
那我自己是怎么教语文的呢?最常使用的做法,就是“以量取胜”。
比如,我上《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开始让学生听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听了几句之后,我开始讲,把这首诗带到情境里面去,让大家能够沉醉进去。因为这首诗在讲人的追求,可能追求不到我也要追求。要有种欲望,有一种追求的力量。文中反反复复出现一个秋天的苍茫景象,一种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及的情景下的追求。
但这是一种情感的理解,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情感则不是通过语言就能让学生理解的。那么当这种词句在音乐里面循环往复的时候,我就拿另外一篇诗经里的《将仲子》对照着教: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
这里面讲的是人言可畏。
把两篇一对比,就问学生,我在讲关于追求的思索,为什么要引这样的一篇文章呢?让同学们来思考。
《将仲子》是讲:小二哥,你不要翻我的墙,你不要把我家里的树弄坏了,并不是我吝啬这棵树,是因为我怕父母知道。因为你是我爱的人,但是父母的话我要听的,兄弟的话我也要听的,人家的话我也要听的,人言可畏啊!
孩子们仔细一想,就发现,哦,原来我是想说: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追求,但是追求的一定要‘发乎情,止乎礼’,要有规范。并不是想追求什么东西都能够得到的。中国古代一方面强调要追求,一方面强调要有礼仪,有限度——你通过什么形式去追求,用什么办法去追求,追求时你也要有所节制。”
经过两首诗的对比,孩子就会领悟到一些其中的道理,不再需要我们不停地讲:《诗经》有多么多么好,一句句地分析句子是什么结构。
这么多年的高考阅卷可以看出,如果你想靠语文分数拉开差距,那是非常难的,我想做都做不到。可其实,语文的差别,不在分数上,在做人上啊,它是人与人的差别!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语文学习方法,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1235bd4ec1899e200cf4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