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41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相关文章:这里的奥妙就在于,孩子的教育不是单靠金钱与时间就能达成,而是要靠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才能实现的。如果没有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是很难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班上的同学中是否有...

  这里的奥妙就在于,孩子的教育不是单靠金钱与时间就能达成,而是要靠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才能实现的。如果没有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是很难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班上的同学中是否有的特别优秀,有的则朽木不可雕?那些优秀的同学,不怎么用功,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不成才的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见得有何长进——这种经验,想必大人都有,而老师们则常以“资质好坏并非天生的,

  要看后天的努力”来安慰大家。

  可是,我们的实际感觉却仍以为:聪明的就是聪明,笨的还是笨,一开始就已如此。究竟是我们的这种实际感觉对呢,还是老师说得对?

  在井深大看来,这两种说法都对,也可说都不对。

  因为从结论而言,人的能力与性格,虽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在某一时期以前就已相当定型了。

  从前,人们常以“血浓于水”或“教育比门第更重要”来议论人的贤愚是由遗传或血统而定,抑或取决于后天的教养。时至今日,却仍未见有何可靠的权威研究,或具说服力的学说出现,结论也就此搁浅。

  后来,大脑生理学及遗传学的研究有了进展,证实了人的能力与性格,从0岁至3岁间的幼儿期,逐渐基本形成。换言之,人在初出娘胎时都是一样的,世上根本没有天生的天才或蠢材,资质的良莠,实际上依后天的教养而定。长大成人后才想成为天才,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人在出生至约3岁之间,其能力与性格大多就已经固定了。所以,上了学之后,才有“一点即通”和“不得其解”的学童产生。

  总之,3岁以前是最佳的教育时期,所以调教方法非常重要,如果等到进了幼儿园才教起,就为时太迟了。

  每一个做母亲的,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流机构”任职。井深大认为,其实,只要教育得当,这个愿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孩子一出生,就把“一流意识”灌输给孩子就行了。

  当然,怎样才算“一流”,对它的解释也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在这里要抠字眼,仅提供一个观念,那就是,只要母亲自认为是“一流”的,她就会把这种意识直接传到孩子的头脑里。

  井深大说:“一个人在成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幼儿期受母亲‘意识’影响的结果。”令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做母亲的却很少注意进行这种意识的灌输,而越是希望儿女能读“一流学府”、能进“一流公司”的父母,越是疏于这种意识灌输。这样,等到孩子有了“自我”,已经能独立自主之后,她们才拧着孩子思维的缰绳朝着他们所期待的“一流”方向努力,到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看看今天许多注重儿子教育的妈妈们,她们为了要让孩子考取“一流”大学,就得让他进“一流”高中;要入“一流”高中,便需就读“一流”初中;为了进“一流”初中,先得想法进入“一流”幼儿园,可是,她们唯一没有注意到的是,比让幼儿进“一流”幼儿园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

  听听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们的轶事,就可知道他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家庭”这个先修班的毕业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父母大概也未必都曾雄心勃勃地立下要把孩子教养成杰出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得当,结果都将孩子教养成了“一流”的人物。

  父母不必用嘴唠叨叫子女“将来要成为一流的人才”,但在家庭气氛及父母的行为中一定要有那种意识存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断地养成一流意识,并且会逐渐发展和增强那方面的能力。

  井深大以素有“世界机车大王”之誉的大企业家——本田宗一郎先生为例:

  据说本田宗一郎小时候,每天都由祖父背着,散步到附近一家脚踏车修理厂去玩儿。他在追忆往事时也曾表示,每天在那儿闻到的汽油味,是促成他日后对制造摩托车发生兴趣的因素之一。对本田来说,任何设备齐全的幼儿园都比不上他祖父的脊背,他祖父的脊背就是促使他成为机车大王的先修班。当然,并不一定在婴幼儿时闻过汽油味,就人人都能成为摩托车大王,但在本田宗一郎那里,祖父的脊背——确实是他走上机车这一行的启蒙。

  井深大曾告诫天下父母:如果他们在教孩子学小提琴、钢琴、英文、教学等方面下工夫,孩子是具有惊人的可塑性的,而且孩子的许多潜能若不在幼时打好基础,等到成年后就会悔之晚矣。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潜能开发,幼儿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0baea58b3081b8b007f1d9.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