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到底有没有起跑线?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5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孩子的人生,到底有没有起跑线?的相关文章:社会发展到今天,“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千方百计地付诸实践。那么,到底哪里是孩子们的起跑线?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决定了孩子们从还没有起跑之...

  社会发展到今天,“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千方百计地付诸实践。那么,到底哪里是孩子们的起跑线?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决定了孩子们从还没有起跑之前就已经有了天壤之别的起跑线,谁来负责?百米赛和马拉松赛对起跑的要求一样吗?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却输在终点上?到底哪些东西才是最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些问题,不值得社会、学校、家庭深思吗?
  教师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是人之常情,对孩子进行及早的、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本也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却并不是这样,学校和家长一味重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不适当的超前教育当作先进理念来接受,从而人为地使幼儿教育学校化,使学生教育成人化甚至工厂化,却忽略了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孩子阶段性成熟的内在要求,结果就只能是拔苗助长弄巧成拙,对其天性和潜质造成了扼杀。
  美国研究孩子心理的专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两者权衡,成熟更为重要。他曾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梯。其中一个从出后48周起,连续6周每天作10分钟爬梯训练,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另一个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不用别人帮助,他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由此,格赛尔得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催化作用。无目的地提前训练,可能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人和事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态度。
  尽管如此,如今的家长仍然大多抱有强烈的竞争心理,认为应该尽早让孩子接受各个领域知识的教育,好使孩子打好基础,在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中占据先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和质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点,本期摘录的是一位家长对于所谓“起跑线”的思考。
  “赢在起跑线”是个伪命题
  最近,经常遇到为孩子问题发愁的家长,孩子还不到一岁,已经开始发愁上哪个幼儿园,安全、卫生、教育质量等问题都要考察,一个也不能少;有的为孩子性格急躁担忧,是不是应该去上国学班或者淑女绅士班学点礼仪?
  理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人生真的有起跑线吗?
  如果有的话,是幼儿园,还是胎教,甚至推及到一代的基因优良?如果是幼儿园,那么,上了好幼儿园就一定能上好大学吗?上了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吗?找到好工作,就能获得幸福人生吗?
  没有上好幼儿园,甚至没有上幼儿园的人,有没有杰出者呢?
  人生的起跑线,不过是商家为了从为人父母者腰包里掏钱的幌子罢了。那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人生的起跑线,而没人关注过程和终点呢?
  因为过程不可控而终点太遥远吗?
  做父母的,给孩子自认为好的东西,一定适合孩子吗?孩子会接纳和喜欢吗?如果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而把任何东西强加给孩子,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我怎么觉得,是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呢?
  为了让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教子有方,为了让孩子有出息给自己脸上争光,为了让孩子臣服于自己的权威,为了让孩子满足自己在社会上无法满足的虚荣心和成就感,为了发泄自己多余的精力和热情。
  如果是这样,那不过是以爱的名义实施的加害行为。
  也有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不吃自己吃过的苦,受自己受过的罪,走自己走过的弯路,吃自己吃过的亏。
  如果是这样,其实是对孩子的没有信心。要知道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环境和条件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发展,过去的经验,对今天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值得考虑,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另外,虽然孩子继承了父母的一些特质,也会在父母的教养下形成相似的行为模式,但不可否认,孩子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从思维方式到语言习惯,再到行为习惯,完全不同,再加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历练,可能就更加不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怎么可能会产生相同的问题呢?即使有,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和解决吗?你能安排孩子一时,能安排一世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点的位置、起点的速度都不重要,而我们也有体验,就是到达终点的喜悦远远抵不上在此之前的惊心动魄来的让人振奋。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奋力向终点奔跑呢?沿途的风景领略了吗?沿途的心情,记录了吗?
  一个朋友说得好,家长要做的,不是管孩子,而是看孩子,远远地看着孩子蹒跚而行,跌倒了,尽管有痛,尽管有泪,但是,这是他自己迈出的步伐,这是他的收获,下一步,他会迈得更加坚实。家长做的,就是把他扶起来,给他拍拍身上的土,擦掉泪水以便看清前进的方向,或者在看到他快要摔倒时轻轻地扶一把。
  早教的三大误区
  目标取向中的失误
  为了做“人上人”。是把孩子培养成应该真正的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还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上人,一个充满虚荣心的人,一个只关心自己升迁的人。表面上看两种做法都是让孩子积极向上,但是骨子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也就是说,后一种做法一开始就是注定让孩子走向黑暗。
  内容选择中的失误
  “重智轻德,忽视身体”是当前主要的危险。现在不少家长“赢在起跑线”的措施主要是背古诗,学英语,上辅导班,学知识。当然由于高考指挥棒目前存在的某些不足,基本上只能从考试卷进行智力筛选。但是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完全要跟着指挥棒转呢?如果能做到考试成绩好,德、智、体也全面优秀,不是更好吗?“重智轻德,忽视身体”的做法,在一开始就使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入陷阱;
  行动方法上的失误
  满足于外力解决问题。当然孩子年纪小,家长应该帮助他做很多事情,但是必须真正认识到孩子的内因才是他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人应该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自己往前走。现在许多孩子成为生活上的小皇帝,同时又是学习上的小奴隶。这不仅是教育内容上有问题,方法上也使得孩子就丧失了自主性、主动性,在一开始就在起跑线上给孩子埋下了定时炸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孩子的人生,到底有没有起跑线?,家庭教育,婴儿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07a58825552bdbd0008999.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