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4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相关文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心,孩子不用心,不成;孩子上进,家长不合格,也不理想;只有当家长的良苦用心与孩子的个人努力同步,配合默契,才是做父母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吧。1、父母的榜样作用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心,孩子不用心,不成;孩子上进,家长不合格,也不理想;只有当家长的良苦用心与孩子的个人努力同步,配合默契,才是做父母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1、父母的榜样作用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孩子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一位朋友曾当作笑料向我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朋友说:“儿子,你这几天总玩游戏机,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说:“你还说我呢,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在外面玩麻将,你怎么还总是整宿的玩呢?”一下子弄得这位朋友语塞舌结,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错误的“口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经常互相提示,互相交流,努力树立良好形象,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如:父母工作上应敬业、上进;待人上应热情、大方、真诚;处事上应一视同仁、言行一致。另外,家长应注意杜绝各种在孩子面前“不宜”的行为。比如:不过多的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问题,以防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的确如此,一个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甘于奉献的孩子,一个心胸狭窄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量的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2、教育应当从改造母亲开始

  自古以来,我们社会对母亲教育比父亲教育忽视的多,认为母亲负责“养”,父亲负责“ 教”。从《三字经》里的“养不教、父之过”就足以说明。

  大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场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美好的影响,而一个整日陷于忧郁情绪之中的母亲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做母亲的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强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是在事业上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但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和激励。

  武汉市妇联联合新闻单位作了一项专题调查,评选不受欢迎的妈妈,以下是孩子评出的结果:

  爱打麻将的妈妈;不修边幅的妈妈;爱吵架打人的妈妈;孩子生病是不在家的妈妈;爱唠叨、什么都管的妈妈;不会做饭的妈妈;一毛不拔的妈妈;一问三不知的妈妈;不问是非乱指责人的妈妈;在教师面前说错话的妈妈;经常盯孩子梢的妈妈;不问世事的妈妈;在亲戚间挑拨是非的妈妈;吸烟酗酒的妈妈;在外面有情人的妈妈;对爷爷奶奶不孝的妈妈。

  3、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离心”倾向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的日渐成熟和视野的拓宽,自主意识逐渐形成,童年时代的百依百顺已不复存在。这时,孩子们对人生和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认训,萌生着世界观中的 “自我”价值,与父母的主观臆断、传统家教,往往发生碰撞,出现冲突。作为家长如果不注意孩子们这种独立人格的形成,不重视他们开始走向成人过渡的新变化,仍按儿童时期的习惯要求他们,孩子会很不适应,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距离感”和“离心”倾向,必须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进行积极的“ 调协”和正确引导。要尊重孩子的这种独立意识,充分信任他们能把握好自己的行为,要创造与之交流谈心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自觉流露出心中秘密,尤其是母亲应承担更多的义务,主动与孩子沟通。遇事一定要有冷静的头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一块生活空间,应注意把握住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家庭始终洋溢着宽松、民主的气氛。

  4、家庭教育中夫妻应做到一致

  目前家庭教育中阴盛阳衰的“一头沉”现象愈见严重,发展下去对孩子十分不利,一些孩子性格上的某些缺陷,与此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双方要增强责任感,应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

  家庭教育中,母亲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但决不能因此而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母亲,孩子同样需要父亲,父亲在家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学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父亲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产生的是一种威严的感觉,这对不谙世事的孩子是约束与监督,使他们不敢偏离散社会行为规范。实际上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喜欢以父亲为榜样,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

  另外,男人和女人在思想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差异。男人往往善于抽象思维,对空间定位的能力更高,在思考量注重事物本身。女则善于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优于男人,分析问题是更为注重人际关系方面,感觉敏锐,善解人意。从父亲那里,孩子可以学到刚强、自信并获得安全感;从母亲那里,孩子学到善良,更多的体会亲情。所以,父母双方只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使孩子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夫妻双方应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培养孩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上,夫妻应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当批评孩子时,双方应态度一致,不应该一方讲原则,严格管教,而另一方则纵容溺爱;在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上,双方不应互相推委,而是尽己所能,给孩子以最大的帮助,不存在以谁为辅的问题。夫妻双方还应十分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尤其是事关孩子的是非争论。因为父母之间的不一致常常驻使得孩子没有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如果成了习惯,孩子就极有可能养成虚伪等不良习惯,有时还可导致对父母某一方的仇视与对立,为家庭的幸福埋下祸患。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学龄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5026efc8ef15706460f506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