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理念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理念的相关文章:家庭教育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的先民曾经留下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的思想和学说,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把"家"视为社会的基层组织,认为"天下之本在家"(荀悦《中鉴政体》),并认为"欲治其...
家庭教育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的先民曾经留下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的思想和学说,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把"家"视为社会的基层组织,认为"天下之本在家"(荀悦《中鉴政体》),并认为"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治其家,必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能够把家风治好,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历朝历代许多的名人,能够获得成功,大都归根于良好的家教。
《三字经》有一句话很经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阐明了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意义,过去学堂甚少,能上得起学的都是官家子弟,最重要的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家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国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注重教育,西汉时期人们的胎教意识开始萌芽。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古人胎教、胎养之方,最为慎重,所以上古之人多寿多贤良。”最著名的是周朝文王的母亲太任。相传太任为人端庄,德行很好。怀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十百,最终成就一生功业。除了胎教,孩子出生后便开始引导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如何进行教育呢?《弟子规》这本书总结得很好:“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古人最注重的是孩子的德育教育,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成才先成人,“孝、仁、义、礼、智、信”是首要的,学会做人,其次是家庭生活中的劳作,分担家务,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这能让孩子在劳动中明白生活的不易,更容易学会感恩。反观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许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切来得太容易,如何感知父母的艰辛,如何去感恩所得到的一切呢?
由于疫情影响,几个月不能开学,许多父母面对神兽的种种行为,都表示无计可施,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矛盾日趋恶化。有为辅导孩子作业气疯的,有跳河的,有跳楼的,可见这些家庭在教育上出了很大的问题。其实仔细想想,这次居家隔离,对许多孩子而言是回炉再造,父母如何逆袭,让熊孩子成为心目中理想的宝宝,且看成功人的父母怎么做。
一、制定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朱子治家格言》是制定家规很好的范本,怎么做,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而定。历代统治者对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非常推崇,广为征引,经历千余年仍被重视,可见家风家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提高自身的自律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是父母。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育儿,先育己;家教,先自教。往往一个精英的诞生,背后一定有一个“长跑冠军”式的家庭。在教育这场马拉松里,他们高度自律,不曾懈怠,不仅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还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分享一个成功的例子:蔡笑晚6个孩子,5个博士生,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自律性很高,其次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坚信“读书要趁早!”从襁褓中抓起,坚持每天播放英语和日语频道,让孩子对外语产生兴趣。让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坚定的毅力。其次,培养孩子形成自学的习惯,鼓励孩子自己研读教材,上学前先熟悉课本,这为他们将来的自学考博奠定了基础。
梁笑晚在教育孩子上能够取得成功跟他的教育理念有重大的关系。他不仅仅是教孩子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题,多看几本书,多几个兴趣爱好,而是先教孩子做人,做一个道德高尚、心态良好、意志坚定、自强自立的人,道德素质的培养才是他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孩子没有带着育儿宝典出生,父母需要在养育过程中不断探索进步才能在家教的路上少走弯路,养正一个孩子,兴旺一个家庭。然而教育并非易事,育儿道路上许多家长头疼不已,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大学》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未有学养子而后嫁人也。”意思是从来没有人先学如何养小孩然后才嫁人的,同理也很少有人先学怎么教育孩子再生娃,孩子一落地,只能来一句,多多关照,来日方长,慢慢培养,见招拆招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理念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f536d967598c346b0883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