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2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妈妈,你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的相关文章:昨天,女儿知道了清明节的含义后,眨巴着大眼睛问我,「妈妈,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会去哪?以后我们都会死吗?」一时间,我被问住了。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时,我们都不知如何回...

  昨天,女儿知道了清明节的含义后,眨巴着大眼睛问我,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会去哪?以后我们都会死吗?」

  一时间,我被问住了。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时,我们都不知如何回答,或者直接避而不谈,我们担心孩子了解了死亡的真相后会害怕、恐惧、难以接受。

  回避死亡不仅仅是当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从古至今,我们都在避谈「死亡」。

  孔子有言:不知生焉知死。

  在《奇葩说》中,马东曾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然而作为妈妈,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

  我一点也不怕孩子知道「死」,

  我最害怕的是孩子不知道「死」。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缺乏对死亡的深刻认识,误入歧途伤人伤己,引发一些列悲剧。

  之前轰动世界的「蓝鲸」死亡游戏,参与者大多是10~14岁的孩子,他们进入游戏后接受各种「洗脑」挑战,自伤自残,最后自杀,在全世界引发几百名青少年「争相」自杀。

  有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了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

  上海市教委的一项调查指出,在抽查的2500名中小学生的取样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这些孩子在遭遇到挫折、迷茫、绝望,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冲动时,脑中能够闪现出一丝对死亡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那么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我们愿倾尽所有去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去爱,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教孩子认识生死。



  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白岩松曾说:「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当身边有老人去世,孩子忽闪着充满疑惑的眼睛向我们求问何为死亡时,通常我们给出的答案都模棱两可,这些回答并不能帮助孩子认知死亡,甚至可能还会误导孩子。

  在我小时候,父母通过将我与死亡隔离的方式来保护我,希望我可以免受死亡的打击。

  爷爷去世前,父母带着我去看望他,爷爷躺在床上,双腿缓慢地做着蹬车的动作,我还笑着问:「爷爷,你在锻炼啊?」

  我并不知道,那一面竟是我和爷爷的诀别。

  当后来我得知爷爷已经去世的消息后,年幼的我除了哀伤之外,也感到非常「生气」。

  为什么不告诉我爷爷已经病重!为什么爷爷会死?

  没能陪爷爷走完最后一程也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这种将孩子与死亡隔离的保护方式本身无所谓对错,真正使我的心灵受到伤害的原因是死亡教育的缺失。

  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情,思想和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因人而异,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鼓励孩子给「朋友」送别

  提高孩子对死亡的耐受力

  视频《小男孩的宠物金鱼葬礼》曾在网络上大火。

  视频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捧着一条死去的金鱼走进卫生间,为他的金鱼朋友送别。

  他亲了金鱼一口后将它放到了马桶里,在金鱼被冲走之前,小男孩还表现得很镇定,可是当金鱼被冲走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朋友永远不会回来了,瞬间崩溃,哭得梨花带雨。

  虽然这样的送别过程会让孩子暂时感到难过,但是也让他们认识到了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

  还有另一个小男孩,也用类似的方法送走了自己的金鱼朋友,不过他在面对死亡时明显更为成熟,他认真地给金鱼做了祷告,在一声「阿门」后平静地送走了自己的好朋友。

  视频中的小朋友既可爱又勇敢,我不禁想为他们鼓掌,同时我更佩服孩子背后的父母及教育方式。

  通过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让孩子认识死亡、面对死亡,这可以提高孩子对死亡的耐受力。

  通过绘本或电影让孩子理解「死亡」

  在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中,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但因为还有件事情没完成,所以他变成了幽灵四处游荡。

  为了帮爷爷想起那件重要的事,艾斯本和爷爷一起想起曾经的快乐回忆,去游乐场、扮鬼脸、钓鱼……最后爷爷发现,原来他是忘了和艾斯本说再见。

  当爷爷说完再见,便安静地消失了,而艾斯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正确地认知死亡,明白了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PS:在「凯叔讲故事app」中搜索「爷爷变成了幽灵」就会有相关故事跳出来哦~

  生命有开始就有结束,就如同花开花落,时间到了,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

  让无数人感动落泪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也是死亡教育的绝佳代表。

  小男孩米格误入奇幻瑰丽的亡灵世界,在那里小米格知道了一个人死了以后会继续生活在亡灵的世界,只要现世的亲人没有遗忘逝者,死去的人就可以在亡灵节那天返回现世去看望他们的亲人。

  如果生活在现世的亲人将他们遗忘了,他们才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并不是尽头,遗忘才是。

  虽然有些人看似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只要我们没有忘记那些曾经相伴的美好,那逝去的亲人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陪伴着我们。

  死亡教育特别课程:自杀防御课

  自杀防御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美国十分盛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加州及新泽西州的自杀率在开展该课程后分别下降了39%和51%。

  为了教会孩子如何控制情绪,提高孩子与人沟通的技巧,老师有时会要求孩子写一封劝说同学不应自杀的信,孩子在写信的过程中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自杀的危害以及生命的宝贵。

  父母在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正面引导孩子。

  1. 对生活中的危险物品加强管理

  2. 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绪

  3. 对孩子进行生命观教育

  4.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要分级逐次展开,循序渐进。

  婴幼儿对死亡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无法理解死亡的含义,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来模拟死亡,让孩子逐步接触死亡的概念。

  学龄前的孩子探索及模仿的欲望十分强烈,这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死亡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并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死亡产生很多匪夷所思的想象,并开始对死亡产生焦虑,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不要吓唬孩子,这会加重孩子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已经上学的孩子在精神和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高度,对死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解答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这件事。

  正确有效的死亡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让孩子平稳安全地度过童年,从容积极地面对人生。

  只有懂得了死亡的含义,

  才会明白生的可贵;

  只有清楚了生的可贵,

  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死亡教育的意义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ec0cfdf7aefe0c88028bff.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