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孩子一生中的“数字敏感期”!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9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不要错过孩子一生中的“数字敏感期”!的相关文章:最近家长帮中的一位家长认识了一位数学老师,她利用儿童的数字敏感期,让4岁的宝宝仅仅在半年内便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并且是心算!效果显而易见啊!那么大家快来学习一下吧!因为担忧孩子觉得枯燥,她完全没有让孩...

  最近家长帮中的一位家长认识了一位数学老师,她利用儿童的数字敏感期,让4岁的宝宝仅仅在半年内便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并且是心算!效果显而易见啊!那么大家快来学习一下吧!

  因为担忧孩子觉得枯燥,她完全没有让孩子背诵任何数学运算口诀,也没有采用传统的数数方法,最重要的是孩子学得毫不吃力也不厌烦,仅仅通过跟妈妈玩耍,便达到了让人惊讶的结果。这位妈妈具体如何跟孩子玩的?

  什么是数字敏感期?

  儿童的数字敏感期,一般发生在4岁左右,有些孩子可能会提前,是对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表现出兴趣。具体的行为有多种,孩子可能会问经常问现在是几点钟?或者孩子在吃饺子时突然跟你说TA吃了1个饺子还剩3个,又比如TA可能会对楼梯或户外的广告牌上面的数字很有兴趣,会自己读上面的数字,或者问你那些是什么数字,有时候会对比两个数字,比如他们会问5大还是2大,再或者TA独自玩起了卖东西的游戏等。

  如果你家孩子有上面的表现,说明他们的数字敏感期来了。那么上面的数学老师妈妈是如何做的呢?

  有一天,这位熊孩子(小贤)拿着几个玩具在“叫卖”:“卖烧肉,谁要买啊?1块一斤!”

  (经常跟奶奶到菜市场买烧肉学会叫卖)

  数学老师妈妈敏感地注意到,或许孩子的数字敏感期来了。一个想法从脑海蹦出:看孩子的高兴劲儿,何不让他在玩模仿游戏时更全面地接触数学?

  (她说当时并没打算让孩子学到什么程度,只是试试。)

  “老板,你有开超市吗?我还想买点别的。”妈妈装成顾客问儿子。

  熊孩子两眼发亮,高兴地跟妈妈说:“当然有,阿姨你要买什么?”角色转换得挺快的嘛。

  在这个游戏中,如果用小纸条写出数字代替纸币或其他代币不可取,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有模仿大人、想象自己是大人的心理需求,另外,如果用代币,在不久的将来还要让孩子认识真正的纸币,何不让孩子接触数字时顺便把纸币辨认了?所以,这个游戏建议用真正的纸币,每次玩耍完,不要忘记给孩子洗手即可。

  “买一瓶沐浴露多少钱?”

  “3块。”

  在跟孩子玩游戏时,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对数字没概念,也没有按实际生活中的东西贵重程度来定价,这时父母不用纠正,也无须夸张说“这么便宜”,尤其不要嘲讽孩子定价愚蠢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懂得合理定价,但不是现在。

  第一步,认识基本数字

  让孩子给每个商品(玩具或家里的实物皆可)定价,帮孩子贴上价格的标签;

  先从简单的认识基本数字开始,当某种商品多少钱时,“顾客”给相应的多少钱,帮助孩子对数字和纸币产生关联。

  第二步,找零(加减)

  将一张大金额的纸币给孩子找零,比如商品3块,你给TA10块,让孩子找回7块等。通过多次互动用不同大小的金额找零。

  第三部,乘除

  “顾客”同一商品买多几个,3瓶酱油、2瓶沐浴露、2块猪肉……这时要帮助孩子如何使用乘除方法(可以通过一件件的加法,过渡到乘除)。

  当然,每个孩子一开始,都会像小贤一样,要在大人的帮助下一遍一遍地数钱才能完成购买,小贤妈妈也没打算训练出什么数学天才,但在陪同小贤玩了一段时间后,她惊喜地发现,每次当看到妈妈拿了某张金额的纸币时,小贤就像条件反射一下,他能马上从他的“钱箱”里找出零钱,并且很少出错。

  以致于有一次逛真正的超市,身材瘦小的小贤一下子心算出面前一堆的商品总价,让柜台服务员瞪大了眼睛。

  超过了数字敏感期还可以玩吗?

  即使到了小学阶段,也还是可以的,因为通过玩游戏学数学,比传统的学习方法高效有趣多了。有趣才能学的好,不是么?

  温馨提醒:

  每个步骤的掌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有些孩子可能一开始兴致很高,但没多久可能兴致不如从前。这时父母不应该强迫,因为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可以让孩子停一段时间再玩,或变变换花样,比如开完超市开服装店、玩具店等,可能又吸引孩子的兴趣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学习辅导,小学一年级教育方法,一年级学习技巧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9a404be8840865b306775e.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