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意义)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7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意义)的相关文章:在当下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时候,家长交流时也似乎成绩就是全部的关注点。可是,家长们心目中到底什么才算教育的成功?细细琢磨之后,也许会发现,所谓的成功教育绝不仅仅是让孩子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

在当下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时候,家长交流时也似乎成绩就是全部的关注点。可是,家长们心目中到底什么才算教育的成功?

细细琢磨之后,也许会发现,所谓的成功教育绝不仅仅是让孩子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名牌大学、高薪美差、豪车别墅。

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这也许才是父母们对孩子最大的希望,也是家庭教育的最根本的初衷。

而反观现实中,很多家长也会有切身体会,物质条件是幸福生活的条件之一,但并不必然带来生活的幸福感。

如果在童年时代遭受了来自父母的忽视、冷漠等心理创伤,长大后即使拥有了别人羡慕的生活物质条件,也往往容易陷入缺乏安全感的漩涡,不自信、抑郁、压抑、强迫、猜忌等心理问题使得自己痛苦,身边亲人也跟着遭罪,这自然不是家长希望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

所以,家庭教育不应该只有对学习的关注,孩子在童年时代的心理健康应该和学习成绩一并放在家庭教育天平的二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孩子成年后的追求幸福的能力。

安全感来源于童年的亲密关系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其童年时代的对自我和抚养人的依恋关系,不同的童年依恋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乃至于成年后对于自身的认可和与他人的关系处理。

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的实验,发现了三类依恋关系类型。

艾斯沃斯通过三组实验,记录了幼儿在母亲在场、母亲离开、母亲回来的不同场景中,对陌生人、玩具、母亲的情感表达,以此来研究和分析三种依恋关系类型。

1、安全性依恋(安全型)

实验中,这类儿童在母亲在场时,敢于离开母亲身边去尝试新玩具,对陌生人也表现出了友善态度,过程中仅有时回头看看母亲是否在场来确保自身安全感。当母亲离开后,儿童会紧张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又表现出高兴。

研究表明,这类型孩子较好的安全感不是凭空而来,他们的母亲一般对孩子保持着敏感的关注,当孩子通过发出声音、挥动手臂来表达情感或者需求,母亲会及时回应,并准确判断孩子想法,据此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包括亲密的身体接触。

这类型孩子成年后,都抱有自信和平和的心态,不担心自己被别人忽视或排挤,也不会因为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而局促或紧张,可以很好地与他人保持依赖和信任的关系

2、抗拒性依恋(粘人型)

实验中,这类型孩子在母亲在场时非常依恋,不愿意独立探索新鲜环境,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而当母亲回来时,却并不开心,表现为靠近母亲但又拒绝接触的赌气似的矛盾情绪。

研究表明,这类型孩子的母亲虽然也会相应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说当孩子呼唤时,母亲也给予回应。

但是,这类孩子的母亲,往往在回应孩子情感需求时表现得消极或者主观,有时热情积极的满足孩子的情绪表达,但另一些时候却会受情绪影响,误解孩子的表达甚至武断的忽视孩子的诉求,甚至强制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做。

这类型孩子的情绪诉求由于得不到母亲的正确积极回应,产生不安全感和信任缺失,对他人关系的消极认知。成年后,会对身边的人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强烈需求,习惯依赖亲近的人,对他人关系缺乏信任造成对亲密关系患得患失,容易形成一个我们俗称“作”的性格特点,令朋友或伴侣等最亲近的人痛苦不已。

3、回避型依恋(独立型)

实验中,这类型孩子对母亲的离开和返回表现的很漠然,并且对于陌生人也和对待母亲一样,没有激烈的情感变化。

研究表明,这类型的母亲常常对照顾孩子缺乏耐心,沉迷自己的娱乐或者活动中,经常忽视孩子发出的情感信号,与孩子没有形成亲密关系。

这类型孩子由于总是缺乏母亲的回应,会自认为不值得被爱,形成自我否定。长大后,他们往往很难与他人形成正常的信任,不习惯于依赖和被别人依赖,亲密关系令他们抗拒和逃避,相比交朋友谈恋爱,他们更热爱工作和独自生活。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家长应该如何做?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和布雷斯顿,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在与父母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对自我和他人二方面的认知,并在长大后影响其思想、情感和行为。

后续跟踪研究表明,享有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儿童,拥有更强大的安全感

他们在童年时代从安全型依恋中获得爱、信任和安全感,为以后的心理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安全感强的孩子更自信,青少年时成绩更优异,社会技能发展更好,并具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能在未来伴侣或朋友建立起安全和互相信赖的关系。

那么,父母应该抓住孩子童年时光,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1、多陪伴孩子,建立亲子的亲密关系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夫妻都忙于工作,或者经营自己的生意,从客观上占据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现在的打拼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只要满足孩子的生活物质需求,买名牌衣服鞋子、上私立学校、出国留学、等,就算是圆满地履行了父母的职责。

其实,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孩子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同样重要。

因此,父母应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2、 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及时反馈,避免形成回避性依恋关系。

有的家长也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但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陪伴的实质。

二个反面例子

有的父母一边陪伴孩子,一边打电话发微信忙工作,还有的坐在孩子身边,低头刷手机视频或玩游戏,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陪伴。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委屈,也许出于羞愧或害怕,没敢立即与家长说明。这时家长如果关注孩子,应可以敏感地发现孩子神态、情绪上的异常,并及时进行沟通,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多给予孩子关注,敏感地感受孩子的情感交流的需要,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和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发出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肯定对自我的认知,学会信任和依赖他人。

3、积极和正面回应孩子,避免形成抗拒性依恋关系。

同样是及时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回应,如果回应的态度不同,也可能得出二种相反的结果。积极正面的情感反馈可以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大胆尝试、相信自我。

但是,如果父母给孩子的回应是消极冷漠、变化不定的,只会使得孩子认为他人关系是消极的、捉摸不定的。

反面例子

当孩子带回了一张95分的试卷,兴高采烈地给父亲看,准备得到一声表扬时,工作中刚被领导批评了一顿的父亲没忍住积压在胸口的负面情绪,对着孩子一通数落“考95分有什么可高兴的,你们班最高多少?为什么就不能考个100给我看看?”。

而过了几个月,当孩子胆战心惊地递上一份80分的试卷时,刚获得一大笔奖金的父亲心情大好,对孩子说“没事,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

和父母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冷漠回应相似,这种忽冷忽热的、受父母情绪影响的回应方式,也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

孩子不得不去揣摩父母的情绪和想法,变得患得患失,依靠看别人脸色而不是事情本身来处理亲密关系,这为其长大后成为回避型人格,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和亲密朋友和伴侣关系埋下了伏笔。

正面例子

有的孩子阅读完了一本书,很希望和父母分享,于是拉着父母就开始长篇大论地复述。也许父母这时候有家务要忙,也许有些疲倦,但父母还是积极投入地倾听并给予回应、甚至讨论,让孩子与父母分享和交流的心理需求得到肯定和满足。

因此,父母应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正面积极的反馈,这将有利于孩子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肯定和安全感的培养。

4、注意应对危机,保证良好的家庭氛围

所有事情并未一帆风顺,当一个家庭遇到一些变故或者沟沟坎坎的时候,越发考验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教育的艺术。

当遇到譬如失业、夫妻冷战、家族企业亏损甚至破产等突发事件,父母能否调整情绪,保证对孩子一如既往的陪伴和关爱,这绝对是对父母的巨大挑战。

相似的境地还有二宝的降临,父母能否抑制住对小宝宝的溺爱,保持对大宝的无倾斜的关注和耐心,也远比想象中要来的有难度。

当父母面对这些挑战,如果不能够即使自我暗示、调整心态,原本安全性依恋关系也会变得不在安全,危及孩子的安全感。

因此,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保持平常心,以强大的内心维系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是合格父母为孩子的安全感的形成应该承担的责任。


结语

父母要在孩子有情感表达时及时回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人关注和喜爱的,这样孩子在心理上才能自信。同时,父母给予孩子的陪伴和互动,应该是充满热情和情绪稳定的,这样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才会自信,安全感满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意义)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924cfe6c735f20ba0cb27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