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能畅所欲言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9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怎样让孩子能畅所欲言的相关文章:如果密切关注婴幼儿使用的词语,你实际上就能够意识到他的自我意识在加强。婴儿1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有能力在脑海里形成意象和生成抽象概念。例如,他轻轻摇晃洋娃娃,假装自己是母亲,或是把一根胡萝卜当作鼓槌。...

  如果密切关注婴幼儿使用的词语,你实际上就能够意识到他的自我意识在加强。婴儿1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有能力在脑海里形成意象和生成抽象概念。例如,他轻轻摇晃洋娃娃,假装自己是母亲,或是把一根胡萝卜当作鼓槌。孩子的这种佯装能力表明他已能够形成心理图象,能开始用符号进行思维。图像和符号有助于孩子整理思路,从而能够使孩子表现出更加复杂的行为和情绪。所有这些变化都在孩子用语言表现自我过程中得到体现。此外,父母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发展特征,鼓励孩子们的自我表现。
  ·称呼自己和别人
  你的宝宝现在能够用相应的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其他人,如“我热”。孩子通过语言表现出更成熟的自我意识。
  ·知道自己的过去
  你的宝宝会表现出有一个“被记住”的自我——一个可以通过语言回想起的过去的自我(一直可追溯至孩子刚满1周岁时的经历)。例如,18至24个月的婴幼儿时常会模仿和再次展现自己过去的动作和行为。
  事实证据
  完美的自我形象
  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的比拉·阿姆斯特丹曾就婴儿自我形象认识问题作了一项经典性的调查研究。阿姆斯特丹在一组婴幼儿的鼻子上搽了一点胭脂,然后让他们坐在一面镜子前。此实验的假设条件是:如果孩子伸手去触摸镜子里的鼻子映象,那就说明自我意识还未完全形成,如果孩子能区分真实的鼻子和镜子映象,那就说明他能认识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婴儿是否触摸自己的鼻子可以作为一个事实依据证明他是否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意识。父母要做什么?
  活动:
  你坐在大穿衣镜前,让孩子面对着镜子站在你身前。你边指自己的鼻子,边清晰而缓慢说,“鼻子。”然后,指着孩子的鼻子,让他进行重复。你可以利用自己脸部的所有器官来做练习。待孩子熟练掌握后,你就故意犯一些错误,让他来纠正——孩子会觉得这样做很开心。
  益处:
  培养语言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
  开始将社会准则内在化
  你的宝宝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父母定下的规矩,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等。出错时,孩子会说,“哼”或“我做”。此类言语表明孩子知道社会规范,具有想遵循规则的强烈愿望。
  ·负面话语增多
  随着词汇量的扩大,孩子的负面话语也有增加。到2岁时,大多数孩子已掌握几百个单词,他们能够用这些词汇来控制自己的环境,对你说“呜呜(哭泣声)”,让你去取绷带,而不只是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们还会运用所掌握的词汇来表达自己所有的情绪,并试探大人们的反应。
  父母减轻情绪压力
  最初,你的宝宝认为自己只能感受和体验某些事情,对改变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无能为力。直到他的自我意识发挥调节作用时——18至24个月大的时候——孩子才会用环境信息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孩子不适时寻求父母反应的例子得到说明。虽然,一名18个月的孩子在感到不适时会寻求父母的安慰,但孩子做出这种行为需要几秒钟的时间——烦恼不安的几秒钟时间。另一方面,一名24个月大的孩子则已掌握了避免烦恼的对策:他几乎会立刻转向母亲寻求情绪上的安慰。虽然这看似很重要,但他只是在充分展示自己的认识能力,认为自己有力量认识自己的世界,并改变自己的反应。
  当孩子向你求助的时候,要千万注意,你一定要给予他鼓励。利用身体语言,如点头表示赞同等。说大量的言语让他明白自己还可以,如“你还行。”“你能做。”“你要我抱你吗?”“你想下来再试试吗?”“干得不错。”等。
  符合成人标准
  孩子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后,父母要对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方面提出更高的期望。行为准则有些是家庭制定的,有些则是社区和社会确定的。孩子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理解这些行为准则,弄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遵守。在你提出希望之前,先了解一下孩子在出生后第二年里能做些什么的问题。这不失为是一个好主意。
  ·我知道孩子们想要我做什么吗?
  正如能按大小和颜色分别对积木和游戏用链珠进行分类那样,他也会学会如何区分好坏和对错。14个月大的孩子也许会无动于衷地看着一件已弄脏的玩具;但19个月大的孩子却会说“脏”,并把玩具扔在地上。这是对相当于成人保持物品整洁标准的一种确认。
  你在应用行为准则时要保持一致性——这会有助于孩子理解准则,事实上就是规定,而且还会对孩子试图超越准则限度时有所帮助。
  ·我应该做什么?
  孩子17个月大的时候,并不十分理解目的性的行为——旨在取得某种结果的活动。一直要到20至24个月大的时候,孩子才能够做出朝某一主要目的努力的行为。当你要求孩子完成某一次任务时,如塔积木成塔的游戏等,你要牢记这一点。
  大人们认为好的事情,孩子们都喜欢去做。因此孩子们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付出的每一次努力都应该得到鼓励,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努力。
  父母要做什么?活动:
  用动作表演出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然后让孩子任选一位故事人物,其余人物则由你扮演。选择一些合适的服装和道具。
  益处:
  教孩子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鼓励孩子参与爱想象、爱模仿的游戏活动。
  ·我做的时候感觉如何?
  当孩子们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大人们认为不错的事情时,他们会从中获得乐趣,无论是象爸爸那样把纸屑扔进纸篓,还是佯装象妈妈那样给花木浇水。你经常可注意到此年龄段的孩子会为自己所作的努力拍手鼓掌,以示赞赏。在这个年龄,要求“我做”的话已成为孩子最喜欢说的一句口头禅了。而且,孩子为了讨你喜欢,会学用新的技能。对孩子的努力要予以鼓励,并让孩子知道你是真的很高兴。
  ·我做不了的时候感觉如何?
  正如和表现出快乐神情一样,孩子也会表现出不悦情绪。此年龄段的儿童如果不能完成自己认为应该完成的或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心烦意乱和灰心丧气。例如,孩子可能会在帮你调制做蛋糕的面糊时做得很好,但不小心把巧克力调料溅在自己的衬衣上。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会使他陷入沮丧,因为除了衣服弄脏之外,他完全是照妈妈那样在做事情。苦恼的情绪会引发烦躁不安的行为,如狠命地扔下调羹,放声大哭等。这时候,你要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加以确证,然后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看你很沮丧,很生气,妈妈有时候也会灰心丧气。你能帮我把你的衬衣放入洗衣机吗?然后我会给你一件干净的衬衫,再一起把蛋糕烤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怎样让孩子能畅所欲言,家庭教育,婴儿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8a63bdeb5295413e0c3f7b.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