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手记:在家,我这样做父亲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4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教师手记:在家,我这样做父亲的相关文章:做父母的只要有爱,只要在做人、做事上为孩子做出榜样,堂堂正正地行走在世间、站立在孩子的身前,那么你的存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新学期开始,女儿上了六年级,照老婆的话说,已经是个“大&rd...

  做父母的只要有爱,只要在做人、做事上为孩子做出榜样,堂堂正正地行走在世间、站立在孩子的身前,那么你的存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新学期开始,女儿上了六年级,照老婆的话说,已经是个“大”学生了。记忆中那个经常被我扛在肩上的“小玩意儿”不见了,天天在眼前晃来晃去的,已经是个身高超过一米六、脑后扎起“马尾辫儿”、穿一身运动服的“大孩子”了。想想真是快,转眼我已经是个“任期”满12年的父亲。从初为人父时的慌手慌脚,变成今天面对女儿时的气定神闲,忽然觉得自己也很不简单。虽然在抚养和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也有过许多苦恼和无奈,但看到健康而且快乐的女儿时,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父亲,还是颇有些成就的。
  国庆节放假,女儿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业,是给留我的。大概意思是写一篇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谈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跟老婆进行一番研究,觉得无话可写,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孩子并不优秀。我们作为父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和特别的付出。于是跟女儿说还是推掉这个任务吧。女儿很不高兴,也许她觉得完不成老师布置的“光荣任务”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吧。
  不过我还是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而且对十多年来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自己坚持和妥协的一些事情进行了一番回顾,还颇有一些感受。
  我是一名教师,但是我的教学经验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基本用不上,因为在她面前,我的角色已改变,是父亲而不再是教师。有时我觉得教育自己的孩子跟教育别人的孩子根本就是两码事。由此我有些理解古人常常“异子而教”的做法,但是我并不认为古人的做法完全正确。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不断学习,与孩子一同成长,才有可能被孩子接纳,进而给予孩子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说父母是孩子生命历程中最早的教育者。这种教育,在我看来,包括了婴儿期的喂养和抚育;也包括幼儿期生活习惯的培养、早期语言和行为能力的引导与示范,以及此后孩子在社会化进程中所需的一系列的帮助和教育。而且我觉得,父母的教育责任主要侧重于孩子的生活技能和与之相关的情感、品格、心理等方面。我在自己的女儿出生后,就自觉承担了这样的责任。教会孩子生活,帮助他们养成必要的生活习惯,获得必要的生活常识和生存本领;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同时,父母还要在学习、做人、做事等方面给予孩子一定的示范和影响。
  如果一定要说出几点比较明确的想法和做法,我觉得我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并确保与孩子的有效沟
  通出于这种考虑,从女儿出生至今,我一直非常重视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小时候,教孩子说话,抱孩子唱歌,扶孩子走路,教孩子说儿歌。稍大些,跟孩子一起看电视、电影,陪孩子一起骑车、滑旱冰、做游戏;跟孩子交流对老师、同学和家人的看法,等等,都很好地缩短了我与女儿之间的距离。所以孩子跟我很亲,有时也很“崇拜”我,但更多的时候,她对我非常信赖,就像是朋友。对此我感到很自豪。有时候我们之间也发生冲突,她做错了事情时,我也很生气,有时也会发火。但每一次冲突发生时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既不迁就孩子的错误,也不简单粗暴地处理,而是进行沟通,让她明白父母的动机、了解大人的想法,形成共识。每一次冲突之后我们和孩子都能很快化解矛盾,并进一步增进感情。逐渐地,家中形成了比较平等、民主的氛围,孩子也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与我们进行协商和沟通,大人与孩子之间对立和冲突的情况越来越少。
  二是从小事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所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比教会她一种技能更有价值。我们在培养孩子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她的好习惯。生活方面,如按时作息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的习惯;学习方面,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随时整理学习用具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作业不得随意涂改的习惯以及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等等。尽管有些方面女儿做得还不够,但总体来说,她已经是一个生活作息有规律、讲究卫生、学习比较自觉主动的孩子了。我们不必为她每天的作息、个人卫生和学习问题而操心了。这就为孩子以后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打下了基础。
  三是帮助孩子逐步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并引导她通过一步步扎实的努力接近自己的目标
  理想教育是一个大问题,但必须从小处着手才能逐步实现。我从没问过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而是结合身边的人,以及电视电影、书籍里的人物让她逐步了解社会,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认识身边的不同人物。我觉得小孩子口中的理想---比如想当音乐家、科学家、富翁---是虚幻和抽象的,没有多大意义。作为父母,有责任让孩子逐渐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自己可能向怎样的方向发展。然后激励孩子从求学到就业,从就业到成才,最终能够在某个领域或岗位有所作为。我觉得真正的理想教育不仅应该让孩子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人生目标,还应让孩子了解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条件。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或无法实现的目标最终带给孩子的只能是挫折和失望。
  所以我经常跟女儿聊的,是希望她做怎样的孩子,希望她上怎样的中学、怎样的大学,还有希望她以怎样的方式和状态进入中学或大学,日后能成为怎样的人。目的是让她明白应该靠自己去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样的父亲没有追求,但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更实际一些,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四是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来自家长的平常心。家长有了平常心,就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有了平常心,才不会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家长有了平常心,才能包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才能看见孩子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
  家长有了平常心,就不会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大发雷霆,也不会为了孩子偶尔不练钢琴而剥夺孩子看电视、甚至睡觉的权利……
  家长有了平常心,就会把孩子看作平常人,就不会整天盼着孩子成为数学天才或者音乐天才,就不会让孩子还在上小学时就去考英语四、六级……
  家长有了平常心,就会知道孩子有七情六欲,就会知道孩子天性爱玩,就会知道关心孩子的心情,了解他们每一天过得是否开心快乐;也就会知道拿孩子的快乐童年去赌日后可能的成功是多么不切实际……
  我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所以不奢望孩子成为天才或者超人;知道自己的童年曾有过许多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我知道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所以我没有权利让她承载父辈的人生梦想。想到这些,我就提醒自己: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做父母的只要有爱,只要在做人、做事上为孩子做出榜样,堂堂正正地行走在世间、站立在孩子的身前,那么你的存在,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还不敢说自己就是一个好父亲,但是我愿意不断学习和进步,我愿意与孩子一同成长。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孩子和她的同龄人能说我是个好父亲。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教师手记:在家,我这样做父亲,家庭教育,学龄期知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7164d88384864bfb0a9f70.html

分享到: